巴中三中校长熊维壮:让每个孩子都有眺望远山的眼界和回馈大山的情怀丨《21城·21人》

2019-09-29 15:55:00   四川发布

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以下简称巴中三中),始建于1990年,是巴中最年轻的市级示范性普通高完中学,也是巴中近10年来发展变化最快的公办普通高完中学。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渐近而立之年,巴中三中与巴中发展同频共振,一路风雨兼程,一路砥砺前行,办学质量和社会口碑持续向好,教育教学硕果累累,正以昂扬向上的姿态,迎接30华诞的到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走进巴中三中,对话校长熊维壮。熊维壮寄语学生,希望每个同学都生命旺盛、人格健全、情感丰满、智慧卓越──

△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熊维壮

A.塑造学生昂扬向上的生命姿态

记者:请熊校长简单介绍一下咱们学校,有何特色?

熊维壮:巴中三中是伴随巴中撤县设地区建市后在原江北乡初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所年轻的高完中学,虽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但我们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力争再用三至五年时间把我校建设成为“环境精美、功能健全、管理规范、质量突出、特色鲜明、师资一流”的有品位有温度的现代优质高完中学。

学校立足于“塑造学生昂扬向上的生命姿态”的育人目标,采用“1+3”的课程模式,坚持育人活动课程化、校本课程活动化,把阅读作为学校第一课程进行建设,开设文明礼仪课、阳光心灵课、爱生活家政课、演讲与口才、书法剪纸课、生命成长课等校本课程,开设有上善二胡社、疏桐文学社等30多个学生自选社团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全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我们为巴中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院校输送了大量合格人才,先后被评为“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优秀学校”、“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综合评估先进单位”、“巴中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十强学校”。

△巴中三中一角

记者:我们注意到,学校的校训是“上善若水,自强不息”,这几个字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熊维壮:“上善若水,自强不息”分别出自《老子》和《周易》,它作为校训精神已深深融入到每个三中人心中。每个三中师生追求的至高道德就如同水一样,心向大海,奔流不息,“泽被万物而不争”,阳光自信、坚韧执著、奉献谦逊、包容大度、磅礴大器、智慧奋进、顽强自立。我希望也相信每个三中的孩子们都是生命旺盛的、人格健全的、情感丰满的、智慧卓越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精神,我们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塑造学生昂扬向上的生命姿态”,希望每个从三中走出去的孩子都是健康的、阳光的、奋进的,品德高尚的。

△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

B.借梯上楼 让巴山孩子也享受到更优质教育资源

记者:今年高考,学校的总体成绩如何,您是否满意?您又是怎样看待这些成绩的?

熊维壮:这些年,高考质量一年一个台阶,今年高考300多名学生考入985等重点院校和本科院校就读,每个孩子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大幅提升,进入自己理想的和适合的高等院校进一步深造,作为校长,我为孩子们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为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题团日活动

记者:网络教育是巴中三中的一块金字招牌,成为教育教学领域“开放合作”典范,请介绍下相关情况。

熊维壮:与成都等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还相对短缺、落后,借梯上楼与开放合作,是我们补齐“短板”的现实选择,从2007年开始引入成都七中(育才)网课,开启让巴山的孩子同步享受到成都优质教育资源新模式。

10多年来,我校这一特色办学模式一路跟随融入,不断生成生长。2014年秋,我校引进并使用“云技术未来课堂”,通过“电子平台”实现学生与两端师生的互通,实现老师对学生学情的个性化精准分析定位,从而有针对性的跟踪指导,实现课堂与课后全方位、多维度师生互动,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

今年,我们又进一步引入了成都树德中学、南充高级中学以及江苏南通田家炳中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全校师生提供多元资源选择和融入性使用的渠道。经过近12年的教学实践,我校高中网络直通教学班学生的学业成绩实现了跨越提高,该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及社会的广泛认同。

错位竞争,弥补短板,另辟蹊径帮助学生逆势突围。2016年秋,我校引入日语小语种教学高中课程,每个年级开设1-2个日语班,实施“走班教学”,为该部分学生找到了一条突围高考的新途径,经过3年实践,教学效果好,绩效显著,深受学生欢迎。

△实验课

C.让孩子不输在见识、信心和境界上

记者:您在巴中三中工作了多年,从基层教师到学校校长,您个人也曾多次获得省市各级奖励和表彰,请问您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熊维壮:以人为本,修德笃学。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校长眼中必须要有“人”。我想,一所学校不外乎两个“人”,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带领一批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去塑造一批又一批生命旺盛、人格健全、情感丰满、智慧卓越的学生,是校长的使命。

10年前,我有机会到成都做了一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让我最深有感触的是,我们巴中的孩子,特别是像我一样生长在大山的农村的孩子们,与大城市的孩子最大的差距,不是在分数上,而是在见识、信心和眼界上。所以,我们首要的,不是教给孩子们攀上大山的本领,而是登上高山的勇气、站上山巅的自信、眺望远山的眼界和回馈大山的情怀。我们开了如阳光心灵等生命成长课程,让学生坚持阅读和参加社团,都是源于这样朴素的“大山教育”观念。

△泥塑实践

记者:作为一名校长,您是怎么样看待这样一个职务的?在您心中,一名真正的好校长的定义是什么。

熊维壮:校长,就是一个教育的“服务生”,为学生服好务,为老师服好务,为学校发展服好务。成长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是校长的职责使命。有人说,校长就是带一帮好人,干一件好事。我想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用自己好的教育思想和行动带领一批德才兼备的好老师,去培养塑造健康阳光、向上向善、崇真尚美的好学生。

△篆刻课

D.一所学校与一座城特质相同血脉相连

记者:巴中,是革命的摇篮,红军的故乡,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巴中三中作为巴中的一所重点中学,在践行和传承红军精神方面有哪些表现?

熊维壮:红色文化无疑是巴中重要的文化基因,学校是以文化人的地方,把我们的红色文化、红军精神守护好、发扬好、传承好,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义不容辞的。学校依托“红色文化+教育”工程,开设了诸如红色故事会等课程,讲述红军事迹,走进烈士陵园,重走红军路线,唱响红色歌谣,成立红色社团,传承红色的巴山精神。

△书法课

记者:我们知道,巴中是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素有' 红军之乡' ' 川东北氧吧' 之称,作为一个巴中人,你是怎样看待巴中这座城市的?

熊维壮:红、绿、蓝是巴中的主色调,这里有红色的文化、绿色的山川、蓝色的天空,加上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巴中人民,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和现代淳厚的别样风情。她爱每个巴山儿女,每个巴山儿女也深深地爱着她。

记者:作为一名校长,您如何看待精神文化与一所学校、一座城市的关系?

熊维壮:这是一脉相承、水乳交融的。一座城市、一所学校的精神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塑造和成就着每个市民、每个学生的精神长相;每个师生的文化气质、精神长相又是一所学校、一座城市精神文化的最直接外化和体现。

记者:每个城市都有不一样的气质,和学校、人的精神气质也是相关的。能否用一个形容性格方面的词来概括巴中三中的性格、精神特质?

熊维壮:昂扬向上。

△文艺演出

记者:请你简单推荐一下巴中这个地方,如果您的朋友来巴中游玩,你将怎样给他推荐这座城市?

熊维壮:山水画廊,秀美巴中,巴中值得您来,更值得您爱。巴中美在山水洞天,是“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美在红色风骨,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的露天博物馆”;美在人文荟萃,巴人文化、三国文化、隋唐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美在巴适安逸,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农产品有机富硒,康养生态,宜居宜业宜游。

△巴中三中《我和我的祖国》快闪视频截图

吴森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余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