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范长江诞辰110周年暨首届长江新闻论坛”在四川大学召开

2019-10-16 16:5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0月16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四川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纪念范长江诞辰110周年暨首届长江新闻论坛”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庆大学等国内学界、业界共99位嘉宾参加了论坛。

值得注意的是,范长江长子范苏苏、次子范东升、侄子范小朵受邀出席论坛。

△纪念范长江诞辰110周年暨首届长江新闻论坛合影

201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范长江同志诞辰110周年。范长江同志1909年10月16日生于四川省内江市田家乡赵家坝村,是最早公开如实报道红军长征的中国记者、中国记协前身“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人之一、解放区和新中国新闻教育的先驱。

本次会议旨在接续传承范长江精神,联动学界、业界对话,共同研讨中国新闻传播发展未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冯海青、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骏、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王润泽、四川大学文新学院院长李怡先后致辞。开幕式由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古立峰主持。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冯海青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的召开对继承和发扬范长江精神,不断推动我国新闻队伍建设和新闻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时代的新中国新闻事业,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努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并提升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骏对长期关心支持四川新闻事业与舆论宣传的领导专家表示感谢,对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在当前媒体深度融合、新媒体传播方式发生根本变革、传播载体发生颠覆性变化的形势下,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从范长江深厚的新闻思想中吸取力量,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动摇;要认真学习和宏扬传承范长江的革命精神、科学态度、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

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在致辞中介绍,作为地处范长江家乡的四川大学,特别重视和珍视对范长江的全面研究及其当代价值的深度挖掘。四川大学具有研究范长江的地缘学缘优势,也积淀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四川大学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和党的新闻人才培养的要求,继续弘扬范长江精神,办好新闻传播学科,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王润泽教授致辞表示,范长江精神是心系国家、坚持人民立场、敢于讲真话、不怕艰险的一种精神。她从范长江新闻实践中的三个细节阐发了在新时期媒体发展日新月异、新闻价值呈现多元的背景下,继承发扬长江先生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这正是我们纪念范长江和传承长江精神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教授在致辞中说,范长江先生的作品是对中国西北的生动描述,不仅是新闻通讯创新的成果,同时也具有文化人类学方面的重要价值。当下,针对新近出现的非虚构写作问题,我们都能够在范长江先生的作品中得到相关启示。

在开幕式上,范长江长子范苏苏、次子范东升、侄子范小朵将10本《范长江新闻文集》《范长江新闻文集补遗》赠予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教授作为学校代表接受范长江家属赠书。《范长江新闻文集补遗》共30万字,是范苏苏近几年对父亲作品搜集、整理的最新成果,该著作对于研究范长江精神、研究中国新闻史及抗日战争史的具有重要价值。

△《范长江新闻文集》与《范长江新闻文集补遗》

开幕式之后,范长江长子范苏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王润泽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吴廷俊、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董广安、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季为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勇、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董天策、四川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邱沛篁将作主题发言。此外,论坛还分设“范长江相关研究”、“中国新闻奖评奖、创优圆桌论坛”、“融媒体发展相关研究”三个主题论坛,各大高校专家学者将围绕主题进行探讨分享。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