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记者18日从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获悉,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两河分会场正式启动,为广大群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看见承今”非遗展。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创办于2007年,每两年在成都举办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是中国唯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主办的以推动人类非遗保护传承为主题的国际性文化节会活动。第七届非遗节除主会场外,还有18个主题分会场同时在成都展开,分会场规模为历届之最。同时将有420场非遗活动进入社区,通过非遗展演、展示、展销等活动,让非遗真正深入百姓身边。
在18个主题分会场中,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两河分会场为广大群众带来“看见承今”非遗展,活动以“传承”和“创新”两种展出方式来充分体现传统非遗的魅力与创变的惊喜。
据悉,中、日两国多位国宝级非遗手艺人中国非遗传承人云集“看见承今”非遗展现场。如中国著名年画大师陈强、著名漆器大师尹利萍,日本传统工艺雕金技术大师田村尚子、日本金属锻造工艺大师长泽利久、当代木板画大师川嶋秀勝等,日本国宝级摄影大师望月久也在活动中展出了摄影作品。这些国宝级非遗手艺人现场展示了两河传统榫卯技艺、木雕技艺、土漆工艺等技法。其中,榫卯工艺是中国工匠精神的传承,最早的榫卯工艺可以追溯到大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木雕技艺是一门非常古老的艺术,经过历史的长河,代代传承下来,一般雕刻的技艺手法分为圆雕、镂空雕和浮雕三大类;土漆工艺是中国传统家具进行保养与美化的一种手段,从天然漆树中采割生漆,对古典居家进行上漆操作,保留木质天然木色于自然纹路,属耗时耗力的古老技艺。
当前,围绕“三城三都”,打造国际标识,以此推动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成都制定了包括《成都市建设世界文创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成都市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在内的6个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成都将如何建设“三城三都”以及“三城三都”的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辐射力和集聚力,在文化保存或者创意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领先全球优势,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创名城的战略考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成都这座城市的“灵魂”,它连接着成都的过去、当下和未来,也使我们与历史、世界有了共同的记忆链接。本次非遗节两河分会场,中、日非遗传承人交流非遗文化、展出非遗作品,为非遗艺人在传承和文化共性上长久地、持续地互动、沟通搭建了桥梁。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