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99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拉开了我国服务业改革的大幕。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现代化程度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朝天1989年建区初期,紧抓宝成复线、广陕高速建设机遇,深入推进以蜀道文化旅游开发、文化娱乐、餐饮住宿等为主的服务业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长足发展,朝天区委把发展文化旅游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强力推进,明确提出了“文旅兴区”发展战略,以“大产业、大融合”理念,突出农旅、文旅、体旅、康旅融合,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文化旅游产品不断创新,文化旅游市场持续扩大。
特别是2008年以来,团结奋进的朝天人民,浓墨重彩的描绘出旅游产业发展的美好画卷:
──“5.12”特大地震,明月峡景区遭受重创。2010年10月,计划两年的景区恢复重建工程仅用7个月完成,并成功创建成以历代交通变迁为背景、融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造出广元灾后恢复重建的“明月峡速度”,书写了灾后重建的“明月峡范本”。正是以这样的速度和勇气,朝天区先后成功创建成4个国家4A和3个3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要想曾家山人吃饱饭,除非再造一个太阳!”这是曾家山人曾流传下来的千年“魔咒”。然而,打破这个“魔咒”,朝天仅用了十多年。近年来,朝天区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自然资源优势,以“蜀道亚高原、康养曾家山”为主题,实施高品位、深层次、生态化的旅游项目开发,深入推进曾家山农旅文融合示范区和国家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引领朝天旅游行业由观光休闲型向康养度假型转变,成就了生态康养旅游的“曾家山模式”。
──强力推进全域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深度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持续深化“+旅游”模式,做深“全产业融合”文章,建成了9个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园区、52个精品旅游村落和3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以农兴旅、以旅促农”的新格局全面形成,全域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朝天的一张靓丽名片,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持续彰显。据统计,到2018年底,朝天区累计接待游客5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旅游对GDP的贡献率达25%。接待游客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是2008年的13.3倍和22.5倍。
在朝天旅游快速发展过程中,独具地方特色的“曾家山菜系”已成餐饮品牌;城乡商贸流通体系逐步健全,社会消费持续活跃;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产自深山的农特产品走向全国……2018年末,该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5.15亿元,是建区时的50.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0.396亿元,是建区时的48.3倍;外贸进出口总额成为全市第三大外贸进出口县区。

朝天区全域旅游导览图。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明月峡。

蜀道亚高原,避暑康养胜地,曾家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曾家山景区川洞庵景点。

朝天区突出大项目带动,持续做优旅游产业“全要素提升”文章。

朝天区坚持以节为媒、以文会友,在曾家山成功举办了中国农业公园与休闲旅游康养产业发展论坛等重要节会活动,努力以季节换市场,以活动聚人气,形成全季旅游消费链。

“曾家山”杯国际生态美食邀请赛。

曾家山国际滑雪场。

精品民宿。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朝天美丽经济逐步壮大。

旅游产业发快速发展,农特产品实现了家门口销售。

传统手工制作旅游商品──曾家山米珍。

朝天区电子商务紧紧围绕区级农村电商运营中心,逐步完善农产品上行、电商培训、乡村站点和冷链物流等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所有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区、乡、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七盘关物流港。
张玉伟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李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