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来自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进博会,精彩的展演让现场观众过足了眼瘾。
四川非遗表演惊艳亮相
中午12点半,四川带来的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表演拉开了今天进博会文艺展演的序幕。来自绵阳的羌族草编除了现场展示手工艺人精湛的草编技艺,还现场展示了由北川当地五名残疾人花了三个月制作的百家姓竹编艺术作品。来自南充的川北大木偶表演团队带来了经典剧目《千里共婵娟》。川北王皮影表演团队则带来了《张飞审瓜》《千里走单骑》等经典剧目。
羌族草编代表性传承人 黄强:“希望通过这个窗口展示一下我们羌族的传统手工艺,同时希望有更多朋友,特别是外国朋友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川北王皮影第七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彪:“能够入选第二届进博会,展示我们四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们传承人是非常高兴的。”
台下的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些精彩的表演。
江苏观众 钟余庆:“有些只在电视上看过,现场看感觉还不错,最喜欢的,皮影戏吧。”
江西观众 江经福:“这些表演如果能在全国其它地方也可以巡展的话,可能对中国的国粹文化更好,因为以前四川这些也只是听说过,还没有看过,非常好,非常好。”
四川元素闪耀展场
非遗文化惊艳上海,四川元素也闪耀展场。在中国国家馆,“四川元素”在其中4个单元都有体现。在“创新中国”单元,C919大飞机从机头到航电系统,再到机舱娱乐设备、灯光、广播,ARJ21支线客机的机头都是“四川造”。“开放中国”单元展示的中老铁路,位于四川的中铁二院担任了这一铁路的设计。在“幸福中国”单元脱贫攻坚的8项主要成果中,四川占了两席:一个是凉山州昭觉县幼教点辅导员带领幼儿学习普通话的场景;一个是第三方评估团队在甘孜州康定市开展贫困县退出抽查。在“美丽中国”单元,一块巨大的裸眼3D屏幕展现了成都宽窄巷子的3D全景,让前来观众沉浸式体验四川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