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跌回升,我省全力推进生猪恢复生产和转型升级

2019-11-25 18:3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1月25日,四川省生猪生产情况新闻通气会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据统计,前三季度全省出栏生猪3582万头,存栏2930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265.8万头。目前,全省生猪出栏保持稳定,10月份能繁母猪数量、猪饲料产量较9月份分别增长1.7%、1.2%,整体呈现止跌回升势头。

会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赵勇就我省生猪生产形势做了全面的介绍。从价格方面来看,据四川生猪监测预警系统监测,10月底四川生猪各项价格指标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11月出开始出现下降。
截至11月中旬,四川生猪均价36.72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2.92元/公斤、降幅7.37%;猪肉零售均价56.98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4.04元/公斤、降幅6.62%;仔猪均价56.89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1.42元/公斤、降幅2.44%。

全面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

自非洲猪瘟发生以来,我省积极应对,全面落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一是落实“封、堵、防、控”措施,在44个省际间道路、检查站和1400多个县乡道、临检站开展全天候查验,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切断病毒传播链条。二是以县为作战单位,开展大排查、大清洗、大消毒。四川共累计排查生猪13.5亿头次,检测非洲猪瘟样品20.59万份。三是全力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秋防。

此外四川正在权利推进生猪恢复生产和产业升级,保障市场供应。据介绍,8月下旬,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会同发改、财政等15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九条措施的通知》,从完善现代生猪良繁体系、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强化资金保障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恢复生产提供政策扶持,进一步提振社会信心、企业信心和养殖场(户)信心;集中推动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与新希望集团签订1200万头生猪产业化合作框架协议,引导大型养殖企业率先开展生猪复产和转型升级。

9月20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在眉山举行了全省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目前13市34个县(市、区)已经开工养猪场建设项目93个,涉及投资101.21亿元,项目建成预计新增生猪产能560万头。
同时,四川压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突出生猪生产专项考核,划定生猪生产红线,将4008万头的生猪生产基本保障任务落实到19个市(州)。截至目前,全省协调调运种猪仔猪68.73万头,为全省恢复生产奠定坚实基础。支持场(户)加快牛羊兔鸡鸭鱼产业发展,今年已改扩建和新建牛羊禽兔标准化养殖场400个以上,建成特色水产基地100个,新增稻渔综合种养20万亩。

稳固提升,我省下一步将采取这些措施

赵勇表示,我省下一步将加速推动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落地。建立规模养殖场项目进展周调度机制,对已开工的93个项目,落实厅领导包干指导责任,加快实施进度,确保已开工项目2020年释放产能。加大对各地政策落实情况督导,确保各项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落地,调动企业恢复生产积极性。

持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坚持“封、堵、管、查、扑”多措并举,严格执行生猪贩运车辆备案要求,强化生猪检疫出证管理,加大高速公路出口、省际间公路收费站、检查站查验力度,严防生猪违规调运;持续开展“大清洗、大消毒”,加强重点场所、重点环节清洗消毒;对省内生猪养殖场(户)、屠宰企业、无害化处理场等重点场所实行网格化管理,对疑似疫情做到早发现、早跟踪、早处理,将疫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强化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降低常规动物疫病死亡率。

同时还将开展“菜篮子”市(州)长负责制考核,推动生猪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加快实施川猪产业振兴工作方案,重点围绕加快川猪产业向养殖、屠宰、冷链物流、加工一体化转型升级,加大产业发展、生产能力有效提升、现代设施规模养殖、提高生物安全防控水平、生态环保综合利用等方面支持力度。探索推广“龙头企业+养殖农户”、农民养猪合作社等模式,推动散户集中联建,健全疫病防控机制,让农户积极参与到恢复生产中来。继续强化科技支撑,实现跨越式转型升级发展,推动四川生猪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岚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