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新媒体大会,9位大咖发言精华来了!

2019-11-29 18:37:00   网络传播杂志

11月29日,2019中国新媒体大会在长沙开幕。大会主题为“有容乃大,深融致远”。来自相关主管部门、新闻机构、新闻行业组织、互联网企业、新闻院校与研究机构的数百位嘉宾齐聚一堂,就新媒体领域的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传播君特别整理了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上部分嘉宾的发言精华,快来看看吧!

大会现场 红网/供图

杜家毫

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伴随现代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媒体传播发生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微与云”的跨越,新兴媒体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舆论生态、影响社会生活、驱动产业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本次大会以“有容乃大,深融致远”为主题,体现了5G时代新媒体变革的最新趋势,顺应了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发展大势。湖南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坚持导向为魂,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开放合作,坚持融合发展。

张小国

中宣部新闻局局长

在全媒体时代,如何办好新媒体、用好新媒体,是大家都在思考和探索的一个课题。我认为:第一,开门搞生产,要积极学习借鉴商业平台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相信“高手在民间”;第二,开门建平台,有了自主可控、传播力强的平台,才能聚集海量用户、累积数据资源、提升造血机能、筑牢安全根基;第三,开门强技术,融合发展是一次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媒体变革,技术和内容相互驱动、深度融合。

高建民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

广播电视融合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迫切需要抢抓机遇、集中资源、攻坚克难,加快取得新突破。我们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媒体融合从相加阶段向相融阶段迈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胡孝汉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本次大会主题寓意为:加强内容建设,推进深度融合,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扬。为办好一年一度的中国新媒体大会,我提四点建议:一是聚焦内容建设,履行新媒体职责使命;二是聚焦队伍建设,促进新媒体增强“四力”;三是聚焦标杆建设,加强新媒体引领示范;四是聚焦平台建设,完善新媒体服务机制。

张首映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我们要高举旗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把握国际传播呈现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着力解决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中还存在发展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不断解决“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问题,构建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国际一流新媒体,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对此,我提出四条建议:以价值导向为坐标原点;以移动平台为主要赛道;以精品内容为致胜法宝;以前沿技术为探路明灯。

刘思扬

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

当前媒体融合进入“深融致远”的新阶段,主流媒体要通过深度融合更好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根本在于巩固壮大内容优势,并推动转化为传播优势、发展优势。在实践中,我们有几点体会:一是巩固主流媒体内容优势,做壮大主流舆论的“领头雁”;二是把握媒体发展必然趋势,做技术风口上的先行者;三是探索跨界融合新模式,做内容生态的“破圈者”。

刘汉俊

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主任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总编辑

媒体融合发展,方向比速度重要,目标比目的重要,战略比战术重要,有的时候,刹车比油门重要,放弃比固守重要。媒体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关键期,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不是触了网、办了号、扫了码就是融媒体、新媒体、全媒体。标签不等于准入,作品完成、技术实现、渠道拓展、市场营销这些都重要,但不是唯一,最重要的是“融”,唯身份论、唯技术论、唯渠道论、唯市场论、唯流量论都是误区。要有门户思维,但不要有门户之见,要安全屏障,但不能搞平台壁垒,如此,互融才能共荣。

吕焕斌

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无论是国际趋势还是国内行业变局,新的拐点正在形成,而拐点即风口,这样的临界点必将驱动新一轮媒体融合的创新。湖南广电会继续以同样的姿态拥抱变革、坚持创新、抢占先机,完成新的拐点破局。一是以新技术破局,新技术可以颠覆一个企业,也可以成就一个企业,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真正抓住每一次新技术的风口。二是以内容创新破局,作为一个内陆省份的媒体,没有资金和技术优势,湖南卫视能够成为中国省级卫视的领头羊,靠的就是湖南文化强省战略的引领和不断超越的内容创新。三是以马栏山生态破局,依托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打造一个集视频技术研发、内容生产、制作传播、运营服务、交易推广、资本孵化和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 “视频产业生态圈”。

陈建华

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壮大有目共睹,新媒体的形态变化更是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另一方面,我们所有的新媒体都仍处在一场马拉松赛中,更大的挑战在过程、在未来。我想就如何继续跑好新媒体“马拉松”建言:一是移动优先,发力一端;二是内容为王,主流引领;三是服务是金,深耕本地;四是技术引领,适用就好;五是人才为本,创新激励。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