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子政务新媒体专家张少彤:政务新媒体建设尚属起步,但会在一两年时间内迅速发展

2019-12-07 11:5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推动全省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探索四川政务新媒体的前行之路,12月6日,以“智融治远”为主题的“微政四川──2019政务新媒体年会”在成都召开。作为本次特邀的全国电子政务和政务新媒体专家,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博士、清华大学电子政务实验室副主任张少彤参加了本届年会。在此之前,围绕政务新媒体发展情况及评价指标建设相关话题,张少彤博士接受了四川发布记者的专访,为我们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

谈2019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概况:全盘摸底、尚属起步

2018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明确政务新媒体功能定位,完善体制机制,规范运营管理,致力于建设利企便民、亮点纷呈、人民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

一年的时间过去,我国政务新媒体发展有了怎样的新气象?又该如何定位当下的发展阶段?

张少彤认为:“今年主要还是各个地方摸清底数,总体来看,政务新媒体发展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他告诉记者,各地各部门都在推出政务新媒体,许多部门还入驻了第三方平台,由于情况比较复杂,此前全国政务新媒体平台底数如何并不清楚,而2019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正是全盘摸清底数。

而在政务新媒体建设方面,他认为,虽然有一些好的案例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国办也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但总体来看,还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不过,他对政务新媒体未来的建设、发展表示乐观:“可能在一两年之内就会有较为明显的进步”,他说,国家着力抓、地方重视、标准也已经具备,相信很快就可以治理得相当规范。

谈标准制定初衷:重视规范性、设置“底线”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和《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政府网站和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定下了可参照的具体标准。

检查、考核指标制定的出发点是什么?张少彤博士说:“因为是首次制定指标,所以我们更注重规范性”,简单地说,就是明确不能突破的“底线”是什么。他表示,在此后,这个标准可能会拔高,会向进一步满足网民的需求靠拢。

他解释,所谓的底线主要表现在四个要求上,一是针对运营方,在内容方面,对安全、泄密事故等严重问题、内容不更新、互动回应差三个问题实行单项否决,绝不允许出现。另一方面,针对管理部门,在管理指标上,要求对地方的政务新媒体要掌握情况,要做规划、推进、检查。

“我觉得政务新媒体对比政府网站,主要还是解决兜底性的信息服务。”张少彤说,政务新媒体应该更该贴近网民实际的应用习惯,要更好用、更时尚、更潮流,同时也要更注重政府信息公开、群众网上办事这些基本功能。他同时表示,由于如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渠道特点都不尽一致,因此政务新媒体发展仍旧处于实践探索阶段。“环境在更新,发展非常快,我们不可能一下就提一个标准化的要求,大家如果都按同一个步调、一致的方向去做,可能也不利于发展”,他说:“各个地方要利用不同的手段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地方创新探索之后,再回头总结、提炼这个标准应该是什么。”

谈四川政务新媒体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但仍需龙头带动发挥合力

对于四川地区政务新媒体建设情况,张少彤给出了:“走在全国前列”的评价。他说,从国家发布的一些报告,以及人民日报等发布的相关新媒体报告数据来看,四川尤其是成都在政务新媒体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尤其是在重大灾难应急响应方面十分及时,部分地区微博账号关注度较高,反响也很不错。

同时,他也给四川的政务新媒体提出建议,就是要“创新发展”。他表示,按照国办的要求,政务新媒体的功能并不只仅仅是信息发布,更需要体系化、多元化发展。应该整合更多的办事功能,融入更多的政务元素。比如,打通信访、问政等功能的背后部门联接,将行政权力、行政处罚、公共服务向网络延伸,把网上服务向群众指尖延伸等。

此外,他认为,随着政务新媒体平台的增多,全省应该从省级层面进行统筹,由龙头带动政务新媒体发挥合力。“太分散了,对老百姓来说没法用。要形成合力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他说。

谈未来探索:将与四川发布共同研究、构建全省政务新媒体考核指标体系

走在全国前列的四川要怎样继续推动政务新媒体建设?下一步的方向是什么?张少彤表示,四川应该尝试率先探索“高线”。他解释,就是在完全遵照国办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探索更好用、更符合网民习惯和要求的政务新媒体建设,并制定相关标准。

“国办的标准是一个最基本的规范性标准,但要怎么样更好用、更符合网民的习惯和要求,这个国家是没有标准的”,张少彤说:“四川以及成都地区来探索怎么样能够形成一个促进政务新媒体健康发展的指标,先总结四川经验,再看是否适合全国推广,这对全国也是一个贡献。”

所谓的更好用、更实用具体指什么?他告诉记者,比如,将在强调“供给”之外,更加注重“效果”。未来的政务新媒体可能会把重点放到发布的信息是否有人关注、是否产生实际影响上去。又比如,更加注重信息发布是否与政府部门的职能紧密结合,网友在政务新媒体上反映的政策咨询、问题等诉求是否得到及时响应等。他表示,这些可能都将被纳入指标评价体系中。

此外,张少彤透露,目前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已经与四川发布共同成立研究项目组,将通过对四川全省的政务新媒体跟踪研究,对本地特点进行深入挖掘,总结经验,最终形成指标体系,并持续升级和完善,帮助四川共同构建全省政务新媒体健康生态和领先格局。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