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经开区:量身定制“送服务” 因企施策“解难题”

2019-12-08 11:2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再过几天就是“双12”,沃尔沃成都工厂全新S60将正式上市,洋溢着北欧风的沃尔沃品牌体验中心里,新车体验用户络绎不绝,企业运营经理水波一脸喜悦,持续向好的市场,加之税务人员细心周到的辅导,今年可获2.2亿元的减税降费政策,让他们面对市场挑战得以“轻松上阵”。今年以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已累计新增减税24亿元,像沃尔沃一样,很多企业实现税收优惠应享尽享。

今年是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作为成都市“东进”、“中优”战略主战场,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全面贯彻落实“六稳”工作要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深化开展“送服务、帮企业”活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千方百计纾解企业困难、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全力稳定区域经济增长,营造了便利化、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已先后被评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开发区”“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产业园区”。

一企一策

量身定制“送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中,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把“送服务、帮企业”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市委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精神的重要抓手,作为主题教育问题整治和成果检视的重要内容,作为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稳增长促发展的务实行动,着力为企业解难题、谋实利。

对此,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专门制定了《关于深化“送服务、帮企业”活动的工作方案》,明确把开展主题教育同促进区域发展结合起来,以“稳就业、稳企业、稳产业、稳增长、促投资”为工作目标,全力化解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困难,力求实现工业企业亏损面下降5个百分点以上,年内完成“分转子”企业15家、“军转民”企业6家。

实施过程中,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制定了23家重点企业和77家亏损企业走访任务分工以及辖区企业“分转子”“军转民”责任分工,压实30名区级领导和45个区级牵头部门责任,分“百企全覆盖走访送服务”“疑难问题集中攻坚破解”两个阶段开展,采取“量身定制”“一企一策”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宏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反映灵活购买社保问题,区人社局调查核实,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并予以书面回复;百事泰汽车零部件公司反映产业扶持政策兑现的争议,区财政局和企业进行沟通,帮助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保证财政资金使用规范;神钢建机反映周边交通环境问题,区住建局、交通局、城管局和建发公司等单位及时增设交通设施、开设路口保障企业员工出行方便和安全……

目前,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服务企业机制,健全完善了区级领导和区级部门对口服务、台账管理、定期调度、协调联动、销号通报等机制,建立完善了企业反映事项办理服务评价制度,完善了企业问题解决督查督办考核机制,一系列扎实的举措推动着问题的高效解决,更好地满足企业在生产、生活、资金、市场、发展等多方面的服务需求。

现场办公

因企施策“解难题”

11月11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区委书记、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何勋深入宁江山川、中植一客、野马汽车等企业,走访调研稳增长工作,深入生产车间查看生产情况,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目前存在的困难,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11月18日-19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区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杜海波就推进中德智能网联基地和西部氢能产业园、哈工大机器人科技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进行现场办公,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领导带头、上下联动,“送服务、帮企业”活动有效覆盖到各相关企业。一段时间以来,由区级领导带队,逐一走访100家重点企业和亏损企业,及时召开“恳谈会”“现场办公会”“银企对接会”,全面了解掌握、积极推动解决企业面临的具体困难和现实问题,拓展畅通企业诉求渠道,目前已收集问题212个。

“我们企业的网速太慢了,生产图纸下载不下来,影响了新产品的投产,以及与总部的对接,希望能改进。”在“送服务、帮企业”活动中,成都住电线束有限公司向对口服务单位区纪委监委机关反映了网速慢的问题,区纪委监委负责人当即协调区经信局核查了解情况,区经信局负责人现场办公梳理问题,随后联系到中国联通龙泉驿分公司到场排查,找到问题症结,并制定解决方案。

排查过程中,联通技术人员同时发现住电线束在全国有四川和广西两家分公司,它们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于是,申请联通公司总部的技术支持,通过修改IP地址等方式,跨区域联动协作解决了企业网络问题,让公司总部和分公司一并受益。“成都经开区投资环境太好了,领导主动上门服务、有求必应,工作效率快速、高效,解决了企业的大难题!”在后续回访中,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围绕“问题从哪来、问题由谁办、问题销账没”,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工作机制,对走访企业收集到的疑难问题,分类梳理、甄别研究、建立台账,逐项拿出解决措施,分类分层建立问题台账,制定解决措施152条。

针对企业反映的拓展市场难度大等重点问题,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促进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区经信局组织开展了“花开龙泉驿·香飘南丝路”专题经贸交流活动,促成企业签约货值15亿元订单。区商务局组织企业参加第16届东盟博览会,“龙泉造”汽车现场达成3400多台销售采购意向,出口涉及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南非等国家;在东博会“陆海新通道成都投资贸易专题推介会”上,神龙汽车、成都大运等5家汽车企业集中签约金额达32亿元。

及时兑付支持政策,提振企业投资信心。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制定了工业经济“稳增长十条”,奖励企业稳增长资金1300万元;支持企业“小升规”,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家;鼓励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成功申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享受技改补助2000余万元;区财政兑付企业招商政策扶持资金10.89亿元,落实政策性减税降费24亿元,为企业减少社保支出3.2亿元,给予企业培训补贴2100万元,为企业节约能源成本1.16亿元。目前,已解决各类问题80个,130个问题正在推进解决。

压减流程

稳定增长“强信心”

“异地办理证件很麻烦,路途远,就怕拿材料、取件来回跑。没想到现在办好的证件都能直接寄,还不用自己花钱,龙泉服务值得点赞!”今年8月21日,来自资阳市安岳县的肖先生到龙泉驿区政务中心户籍窗口办理证件,不到15分钟所有手续都办理完结。办理完结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肖先生填写了委托邮政领证寄件的委托单和快递详情单。
“填完这两个单子,肖先生就不用再从安岳跑到龙泉领取证件,只需要等到快递送去,签收证件就可以了。”快递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肖先生所体验的这种便利服务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稳增长关键是稳产业、稳产业关键是稳企业。”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好企业、发展好产业是稳增长的关键所在。下一步,该区将把“送服务、帮企业”活动作为主题教育的一项制度成果固化下来、常态化开展。
 聚焦企业需求方面,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压减服务办理时间,让企业“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加强各类政策宣讲,协助企业申报发展扶持政策,克服困难、共克时艰,及时兑现奖励扶持资金,支持做大做强企业。

聚焦重点企业方面,区级领导将主要聚焦100家重点企业,常态化开展心贴心、面对面、实打实的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切实解决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区级各部门将根据任务分工,对全区企业进行常态化走访联系,收集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增强企业信心、稳定企业预期。

聚焦突出问题方面, 将从企业现实困难问题入手,制度化召开“恳谈会”“现场办公会”“银企对接会”等会议,进一步把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发展愿景和投资计划,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能源要素成本、用工成本、融资成本,大力支持企业拓展市场、扩大投资、技改升级等,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谋发展”。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