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2月10日,历时110天,大运会主场馆──成都东安湖体育中心体育场主体结构即将在今天迎来封顶。成都东安湖体育中心体育场项目位于成都市龙泉驿东安湖片区,是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开闭幕式以及赛事场馆,同时也是成都建设“三城三都”总体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体育赛事名城建设步伐的重要项目。
体育场项目为4万座甲级体育场,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筑高度约49.8米,工程总投资15.60亿元,体育场于2019年2月15日接收场地,6月27日总包进场,预计2021年4月竣工验收。
记者了解到,体育场设计为“飞碟”造型,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正圆形体育场。作为古蜀文化象征的“太阳神鸟”图案悬浮于体育场屋面,寓意着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体现着传承与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屋面“太阳神鸟”图案宽度约46米,总面积约27000平米,由12160块安全玻璃拼装组成,并利用彩釉技术确保图案色泽、品质经久不衰,技术复杂、工艺难度大。体育场29米处设置高空俱乐部,拥有观山望湖的景观资源,可满足赛后休闲娱乐及观光旅游的功能转换需求。
克服雨季艰难,较总控计划提前20余天
“项目正式施工时处于成都的雨季,加之项目现场特殊的龙泉高岭土,其土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承载力低,雨水的渗透力差。一下雨,施工现场的“土坑”变成“水塘”。”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的项目总工钱德波说道,在“水塘”里人工抽水、人工往往头一天才做完清淤工作,一场雨又恢复了原样。这段时间,每天都有近50名工人在水里用最原始的方式徒手挖泥,一挖就是10个小时。这种工作状态一直从6月底持续到8月底,直到成都的雨季结束,建设者的坚持把雨季对项目进度的影响降到最低。
如今,体育场主体结构提前封顶,较总控计划提前20余天。为快速推进建设,项目团队克服工期紧、夏季雨水多等不利因素,10天完成两万平米垫层浇筑,53天完成基础施工;为实现首层结构封顶,15天完成2.2万平米混凝土浇筑,110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小球馆、多功能体育馆主体结构封顶;小球馆屋面钢结构施工完成,多功能体育馆已开始屋面钢结构施工,计划于12月30日完成;游泳跳水馆因方案调整,预计2020年春节前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顶。
东安湖体育公园项目正积极推进,喜迎大运会的到来。
亮点呈现,美丽成都张开翅膀
体育场立面采用横向装饰格栅、局部玻璃幕墙,内场顶部采用吊顶膜结构系统,力求顶部玻璃屋面太阳神鸟图的完美呈现。为保证钢构主次统一、避免视觉错乱,格栅主龙骨需扭曲成型,尽量与主体钢结构重合,加工精度及施工难得较高;膜结构采用地面多张热风焊接,整体张拉,即可保证张拉强度,也可保证成型效果。
太阳神鸟屋顶与天空相呼辉映,用简洁直接的照明手法,结合建筑的结构材质,打造整体通亮的屋顶。从屋顶鸟瞰,体育场在平面十字轴的中心,成为整个湖片区最明亮的珠石散发光芒。
到了夜晚,体育场建筑飞碟造型,仿如暗夜发光的宝石,熠熠生辉从湖岸对面看过来,倒映在湖面上更显动人过去到现在,时空的虚与实交织于此,光束凝聚众人的祝福投向星空与未来;三馆如宝盒,蕴藏内涵,夜晚透过室内透光以及建筑幕墙四角落的重点加强,整体的层次以及深度由白天到夜晚有不同视觉风貌的转变,并给与三个场馆不同的独立区别性。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场钢结构采用立面交叉网格与平面悬挑桁架相组合的形式。最大悬挑长度达45米;三馆的屋盖采用了正交桁架、平面网架和三角管桁架等多种结构形式的组合,以达到与金属屋面、玻璃幕墙完美组合。东安湖体育公园一场三馆钢结构总用钢量达27500吨,约相当于4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岚 袁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