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2日举行的都江堰建堰2275周年纪念大会暨生态水利学术研讨会上,记者专访了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终生名誉主席高占义,对记者提出的:都江堰除了作为一个文化遗产性的存在,它的功能性存在还能持续多久?高占义回答:都江堰作为一个水利工程将永生!
高占义表示,都江堰存在了2275年,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修缮改造,都江堰都在为灌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活范本。
新中国成立以后,都江堰水利工程发展为蓄引结合配套较为完善的特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能从以灌溉、供水和防洪为主,发展成为具备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生态环境供水为主,并兼顾旅游、发电、养殖等综合功能的水利工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都江堰水利工程出现了包括水资源供需矛盾显露、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工程设施不够完善、配套灌溉效率与效益不高、灌溉退水产生面源污染环境、信息自动化管理落后等问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节水型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目前,四川省正在进行“再造都江堰”水利提升行动,高占义建议对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包括水资源核算及优化配置、骨干工程改造、末级渠系及田间工程升级改造,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灌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一系列现代化改造,让都江堰未来继续发挥生态保护、文明传承的示范作用。叶柳宏 廖玉良 肖洪(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