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我省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发,各类公安警务勤务任务繁重,因此卫星通信在我省公安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通信保障工作打造“智慧公安”有效的载体和手段。12月17日,记者在省公安厅召开的“向人民报告”──“智慧公安”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全省有各类卫星站150余套。
统一的扁平化、高清化、便捷化、智能化、多样化的卫星通信网,是公安通信保障的最后一道最为可靠的屏障,在地震救援、勤务指挥、高效服务、重大警卫、重要会议安保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全省装备了73套小型化、便携化、操作简单的便携式卫星通信站, 2个民警可以携带,供电4小时以上,可快速展开部署,实现高清音视频通信和接入公安数据网功能,内置单兵图传系统、350兆警用数字无线通信系统、IP电话等设备,还可外接摄像机、无人机等设备,可以根据不同任务特点和需要,灵活使用,主要解决了事发现场公网不通、交通中断、电力中断等极端条件下的通信保障问题。 2018年10月,我省甘孜州白玉县与西藏江达县边界的金沙江干流发生堰塞湖险情,由于地处偏远,附近没有电力和通信设施,白玉县公安局民警背负便携式卫星站徒步到达堰塞湖现场,快速建立通信通道,及时传回了现场图像,为指挥决策开展救援提供支撑。
2016年底,我省公安建设完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及3000多个基层所队的全省扁平化高清视频指挥系统。该系统创新建设全省统一的音视频管理云平台和资源池,打破传统会议系统的星型级联结构,实现了交换的自动化和全省视频会议资源的弹性调用。在实战中,全省各级各警种自行使用该系统调度达到3万2千余次,在重大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全省范围“看得见、叫的通”的扁平化指挥。2017年6月,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突发山体高位垮塌,公网通信中断,未有准确消息传出,在接到公安部图控中心指令电话后,立即使用该系统,通过一键式操作立即与叠溪镇较场派出所建立了音视频通信,对派出所进行视频调度,为部领导及时决策提供了最前线、最真实的信息。
按照“全省一张网”的模式建成建成全国最大的省级350兆数字无线通信网。截止目前,全省共有基站1681个,覆盖全省超过12万平方公里,实现信号覆盖在地市级重点区域达到100%,在城区平均达到98%,高速公路、国道平均达到80%以上;县(区)城基站建成率达到100%,乡镇(驻地)基站建成率达到80%。各类型数字PDT终端57490余部在用。无线通信保密性、畅通性、音质的清晰度得到了极大提高。公安部、省厅指挥中心可以随机点调某县街面巡逻警力,调度指挥高效、精准。
2018年7月,四川公安联合四川省警察学院、国内知名企业成立“公安通信和信息技术实战应用融合创新研究实验室”,将理论指导、技术研发、实践应用充分结合,创新研发了公安340兆无线宽带专网通信系统。运用最新的5G技术,解决日常勤务指挥调度、抢险救灾、重大勤务、应急通信保障中传统图传系统中存在的传输效率低、安全保密性差等问题,成为公安通信保障中视频传输的重要手段。依靠公安340兆无线宽带专网,在治安巡逻、安保活动、应急处突等警务活动中与公安现有警务系统无缝对接,实现的人脸车牌识别、执法记录、视频会议等实战应用,可作为扁平化指挥“看得见”的重要支撑。在成都国际马拉松安保任务中成功完成全程无缝的无线视频回传工作,在遂宁、宜宾、内江等地进行了节日活动安保实战应用。
据了解,目前四川公安建设了纵贯省市县三级图像综合应用平台,实现了视频监控网络全覆盖。共有“天网”监控点位70余万路(14余万路为公安自建,其余为整合“雪亮工程”及其他各类社会资源)。高清监控点位的比例已经达到95%以上,对目标细节的捕捉、发现能力大大提升,初步实现了“图像能调出、现场能看清、数据能汇聚、轨迹能刻画、打防能精准”的目标,为我省平安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