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舞台上,一名舞者在充满动感与科技的背景下翩翩起舞,时而奔跑、时而跳跃、时而旋转、时而沉思……12月22日,一段充满科技感的灯光舞蹈秀后,第十七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普及组)揭开其神秘面纱。
规模宏大:全川300多所学校 820支项目队伍参赛
据悉,本次大赛以“激扬个性潜能”为主题,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电子科技大学主办,四川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四川省人工智能联盟承办,成都蓝港外国语小学、成都市蓉府阳光幼儿园协办。
该赛事是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普及赛事,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来自全川16个市州、300余所学校、820多支项目队伍参赛,共计2200多人参加。本次竞赛注重考查参赛选手们在人工智能设计过程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分为机器人垃圾分类、机器人IQ挑战、智能人工(人机对战)挑战、机器人极速越障四个比赛项目。
科技感十足:智能“大黄蜂”亮相遭围观
本次大赛开幕式在成都蓝港外国语小学举行,校园里布置得高端大气,突出浓浓的科技感与时代感。走进校园,在“锚”标志性建筑背后,一个智能机器人“大黄蜂”来回走动,孩子们一拥而上,争相 与“大黄蜂”合影留念。在签到台前,摆放着可爱的机器人“大白”,选手们纷纷在一张张五星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或心愿,投进“大白”的肚子里,许下一个心愿,寄托自己对科技创新的喜爱与向往。
“蓝外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成长,构建生长课堂,将科技创新的唤醒与激励作为学校建设中一项重要使命。从现场布置来看,与蓝外的育人目标一脉相承。”蓝外对开幕式活动也进行了精心策划,专门创设情景剧《科技与梦想》,剧中通过一个“蓝宝”穿越到2039年后看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性、先进性、普及性。她在充满动感与科技的背景下翩翩起舞,时而奔跑,时而旋转,生动诠释着未来等“蓝宝们”去创造,科技梦想一定会实现。
比赛现场:投资50万买设备 “壕”气!科技酷炫感十足
据介绍,为承办好此次大赛,给青少年科技竞赛搭建一个以赛促思、以赛促练、以赛促创的平台,也为学校培育创新型人才开辟一条独特路径。与蓝外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建校思路不谋而合,冠城集团投资50多万购置了多样化的设备,如3D打印机、机器人手臂、无人机、激光切割机、木工机床、车床等,同时专题打造了steam教室和机器人工作室,让创新培养有场地;引进了steam课程,每周一节课,让创新培养有时间;引进世界冠军教练陈亮老师为孩子们上课,让创新培养有人才;对学有余力的孩子开设了机器人社团,在普及的基础上做到扬长性发展,让创新培养有层次。本次比赛,“蓝外”组建了三支队伍参赛。而这些高科技十足的器材装扮的比赛场地,成为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
独家幕后:历经五个方面考量,最终花落“蓝外”
“一项重大赛事,想承办协办的单位何其多,为何会选中“蓝外”这所今年9月刚开办的小学?”据大赛组委会介绍,四川省内众多学校申请承办该赛事。从数量不少的申报单位中,组委会组织了专家评审组到校考察、结合学校答辩,从学校领导班子意识、学校场馆设施设备、学校后勤保障、交通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打分。
12月5日,四川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夏虹代表省科协宣布,第十七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普及组)决赛主赛场设在成都蓝港外国语小学。当然,本赛事也得到了双流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区教育、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 从“民校”向“名校”迈进
上午10时,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副巡视员李雁琴,四川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夏虹,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评审委员会主任赖平,双流区教育局德育与艺术教育科科长汤锡波,冠城集团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成都蓝港外国语小学名誉校长陈伟6位领导共同为本次大赛揭幕。
“严格遵守竞赛规则和裁判员纪律,尊重参赛选手,文明执裁……”随后,郑长宏老师代表本次大赛55名裁判员宣誓。铿锵有力的语调,凸显出裁判员坚持公平公正的执法决心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对当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进行了高屋建瓴的分析,表达了上级政府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积极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对协办方蓝外小学准备的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对广大青少年提出了殷切希望;现场为成都蓝港外国语小学颁发了“特殊贡献奖”奖杯。
“这个奖杯,是上级领导对学校的充分肯定,蕴含着对我们教育者殷切的希望,她如同无声的使者,鞭策着每一位蓝港人努力去追求‘做教育先锋,育未来英才’的办学使命。”大赛承办方成都蓝港外国语小学校长徐攀介绍,蓝外是由蓝光集团和冠城集团强强联手打造的一所成都市高端优质民办小学。学校以“全人·生命”教育观为核心办学思想,以“培养有中国灵魂和全球素养的未来英才”为育人目标,于今年9月孕育而生。
徐攀表示,学校将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特色,在省科协、区教育的带领下不断前行,把创新教育打造成学校的名片,努力成为四川省青少年竞赛队伍中的新生代的生力军!
杨德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