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脱贫攻坚 宣汉县破冰抓好智慧信息平台

2019-12-27 21:2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今年以来,宣汉县经济和信息化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信息脱贫和巴山大峡建设两大重点工作为中心,以“智慧宣汉”建设为统领,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健全信息通信网络体系、深化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应用,打牢基础,抓好融合发展,强化实际应用,助力脱贫攻坚,为繁荣美丽新宣汉取得较好成绩。

打基础 加快“信息宣汉”建设

年初伊始,该局已突出以巴山大峡谷景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景区通信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快速通道和通往巴山大峡谷景区沿线的新华、石铁、樊哙、渡口、三墩、龙泉、漆树等7个乡镇已建成铁塔149个,巴山大峡谷景区(内环线)已建成各类基站10个,石铁乡白果村、龙泉乡罗盘顶云端酒店、青包梁等基站正在加快建设。

坚持以农村通信脱贫为中心,深入实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宽带乡村”三大工程,全县共建成通信铁塔1178个。争项目,争资金,全力保障贫困村通信脱贫资金和物资投入,严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县所有贫困村通信脱贫目标任务。

全县492个行政村实现通信网络覆盖,宽带用户32.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7.7万户,全县网民规模达到4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38.5%,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信息宣汉建设取得新成效。

抓融合 加快“数字宣汉”建设

为了加快宣汉数字化建设,该局围绕市上“6+3”重点产业集群,实施宣汉四大重点产业(能源化工、微玻纤新材料、锂钾综合开发、生物制药)“两化”(生产智能化、管理信息化)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建立信息化应用平台,引进信息化应用专业人才,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加大传统生产企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引进等方式加快推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正原微玻纤、琦云药业、宏盛电化等一批企业成功转型,实现了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营销网络化。先后成功培育重点转型升级示范企业7户,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户,上云示范企业6户。

强应用 智慧宣汉效果明显

为了搞好政务信息平台整合工作,该局成功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政务信息资源统一纳入到县政务信息交换平台,强化与省市政务平台的接入能力和政务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政务共享交换平台的信息容纳能力和信息交换能力,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基本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网上政务要求。

同时,由县交警大队在全县建成智能交通信号灯11处、建设公安交警卡口20个、区间测速系统2个,在宣双路检测站建设了1个大型交通公益广告电子显示屏。利用电子卡口监控设备、移动警务通等设备对交通违法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利用缉查布控系统,优化自动识别、实时抓拍、精准布控、精确查缉重点车辆和违法行为。

巴山大峡谷景区已建成景区指挥调度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景区运行数据库,大数据应用平台和综合指挥平台投入运行,快速通道监控系统加大了与公安、交通卡口的对接,基本实现了景区的车流、人流、安全情况的适时掌控,为景区科学调度游客流量分布和安全应急管理提供了智慧方案。

通过三年时间,为实施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县项目,截至2019年1月,已入驻电商产业园的电商企业17家,建成乡(镇)级电商服务站5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80个(含80个贫困村),电商示范社区5个。县域电商孵化(仓储物流)中心1个,孵化企业网商21家,孵化个人网商52个。建成乡镇物流配送站53个。

全县还把农业农村局建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开发建设了宣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预警网,将全县21家规模化农产品种植业主、加工企业、“三品一标”农产品企业的信息全部录入电子系统,依托云技术,建成集“管、防、控”于一体,面向生产企业、销售终端和消费者的农产品安全实时、在线追溯系统,为“政府监管、市场管理、消费者追溯”提供全方位服务。

张鹏 李秋玲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