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四川商务定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服业增加值增长9%

2020-01-16 14:3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1月16日,全省商务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记者在会议现场获悉,2020年四川商务工作总的预期目标是: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增幅高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

△会议现场

记者了解到,2019年四川商务工作成绩不俗:全省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预计突破6700亿元、增长13.5%左右,增速在全国进出口规模前十强中排名第一;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85.1亿美元、增长80.3%;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9.6万家、注册资本1.1万亿元,主要指标居内陆自贸试验区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迈上2万亿元台阶、增长10.4%;服务业增加值前三季度实现1.77万亿元、增长9%,总量居全国第7位,预计全年增长9%左右、达2.3万亿元。

据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欣介绍,围绕努力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发展新消费新零售新流通促进形成强大市场、培育现代化服务业产业体系、构建区域商务协同发展格局、坚决打赢商务领域脱贫攻坚战等全面推进新时代商务高质量发展“五大任务”,2020年,四川商务工作将具体做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推动对外贸易稳中提质

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通过“买全球”“卖全球”配置要素资源,提升加工经营能力。稳定加工贸易,积极承接国际国内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延伸、补齐产业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筹划实施“万企出国门”活动。推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创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力促新建综合保税区尽快封关运营,力争新增一批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国家开放口岸、平台。加快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二手车出口试点和加工贸易保税维修。争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和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贸易摩擦预警体系。

→推动双向投资效益提升

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制订推动“走出去”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举办“走进‘一带一路’境外经贸合作区”对接活动。创新发展对外承包工程,推进投建营一体化,加强交通、水电、建筑、制造等领域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支持各类外经贸企业抱团开拓海外商品、服务市场。建立健全对外投资有序引导机制,加强境外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升级改造境外企业和对外投资联络服务平台,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用好国家级经开区、国际(地区)合作园区等载体,抓好《外商投资法》及条例的贯彻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国家级经开区创新提升发展20条,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地方政府向国家级经开区赋权,高水平引进外资,培育先进产业集群,承接产能、聚集要素,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实施《国际(地区)合作园区发展规划(2020—2023年)》,加快推进中法、中德、中韩、中意等国际(地区)合作园区差异化发展,支持成都打造中日现代服务业合作试点项目。

→推动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

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赋能放权、协同开放“三大攻坚”,力争主要发展指标继续保持内陆自贸试验区前列。研究制订支持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政策举措,以及支持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集成性政策措施。探索建立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动陆上运输通道贸易便利化,着力打造西部陆桥,扩大对欧合作能级,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等跨区域联动试验。推动第三批省级权限下放,深入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积极打造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加快推进现有8个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适时启动新一批先行区建设。办好第三届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发展论坛和“魅力自贸·开放四川”链动全球活动。

→推动流通消费转型升级

开展国家级供应链创新试点,培育百千亿级商品大市场。争创全国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建设区域商品调拨配送中心。提升电商进农村,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发展公园商业、首店经济等新业态,活跃夜间和假日消费市场,打造夜间经济发展示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试点城市,支持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创建绿色商场。打造商贸古镇、古街等乡村消费平台,发展乡镇商贸。促进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发展,改造社区商业网点,构建城市一刻钟社区便民生活圈。启动步行街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三年内打造50条以上环境优美、特色鲜明、文化浓厚、管理规范的步行街。搭建川产道地药材产销用对接经贸合作平台,擦亮打响“川药”金字招牌。实施老字号焕新计划。

→推动市场拓展“三大活动”优化提升

推动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更好效益“川货出川”。突出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开展品质川货全网场景行动,打造线上精品展示馆,在重点地区建立线下常态化展示展销中心。建设品质川货流量供应链基地。建立四川名优特新商品优选名录库,培育“四川造”品牌,开展迎春购物月、消费促进月、暑期促销、节日促销、夜间促销等全省性消费促进活动,持续推动川菜、川酒、川茶畅销全国、闯全球等行动。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服务业指标、政策、标准、统计、绩效评价体系。深化国家科技服务、电子商务、健康服务、家政服务、文体旅游等试点示范,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消费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和西部创新人才高地。支持成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服务业核心城市,加快建设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组织开展服务业“百强项目”“百强企业”“百强品牌”创建。实施会展业竞争力提升工程,培育一批国际国内品牌展会。完善家政服务信用体系,优先发展针对“一老一小”等群众急需的家政服务。加快建设电商营商高地,出台企业登记注册方式创新举措15条,实施“网络百强百企”行动,发展数字商务,培育国省级数字商务企业,打造省级电商创新发展示范区和电商产业发展示范县。

→推动商务扶贫决胜攻坚

深化产业扶贫,推进消费扶贫,强化扶贫产品销售体系建设,巩固完善扶贫产品“十进”渠道,做好“四川扶贫”好产品宣传推介等活动,推动企业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推动电商扶贫,发展农村社交电商。推进深度贫困县商贸流通脱贫奔康示范县建设。深化“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建设好家政劳务输出基地。强化就业技能培训,实施深度贫困县电子商务人才振兴工程。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