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商务厅:确保关键时刻生活必需品“找得到,调得快,用得上”

2020-01-29 20:33: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1月29日,记者从四川省商务厅获悉,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省商务厅第一时间成立了厅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急保供响应机制,召开全省商务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确保应急保供工作落地落实落细,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确保关键时刻、极端情况下生活必需品“找得到,调得快,用得上”。
 
保持市场供应稳定,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
疫情发生后,省商务厅迅速印发《关于做好商务领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导各地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尤其是春节假期的延长促进了生活物资需求量的增加,进一步加大了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商务厅明确领导小组下设的应急保供组负责指导督促全省商务系统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市场监测,做好生活必需品和猪肉等的储备和调度工作等职责任务,先后启动应急商品数据库日报告制度、防控应急物资市场供应总体情况日报、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异常波动日零报告制、生活必需品市场供求情况周报4类报告。
成都作为36个大中城市之一,开展了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当前,成都建立了粮食、食用油、冻猪肉等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其中,市级粮食储备36.5万吨、食用油储备1.53万吨、冻猪肉储备1万吨(另有商业冻猪肉储备1万吨)。内江市启动全市13家重点流通企业和27家生活必须品企业日监测制度。泸州及时发布县城区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监测快报。
 
全省商业系统上下联系,企业全情参与“战疫”
商务厅作为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的牵头部门以及省影响市场稳定事件指挥部的办公室,组织召开省级部门专题会商议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以及日用消费品供应工作。针对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市民为减少外出购物频率一次性大批量采购生活物资、当前我省口罩供应紧缺、订货难的现实困难等新情况,省商务厅迅速加强货源组织调度,及时向重点外经贸企业、外商投资机构、在川境外经贸机构和和有关商协会发布协助寻找境外医疗防护用品通知,在全球市场组织货源,努力协助缓解口罩等防护用品供应紧张局面。
据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获悉,在省商务厅在省商务厅的有效推动下,我省商务部门、相关企业积极行动起来。

作为四川省及成都市重要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重点联系企业,红旗连锁所有门店春节期间正常营业,大部分门店根据实际情况作延时服务,公司三大配送中心24小时待命,全力保障近3100家门店商品配送,维护市场稳定供应。四川省农产品流通协会积极开展农产品组织与运输,保货源、保品质,加大与上游产区沟通对接,做好产销对接,确保货源供应运得出、跟得上、供得足,维持消费市场物价平稳运行。成都益民菜市为春节期间储备的蔬菜总量超过2000余吨,不低于20个品种,肉类供应,确保市民春节期间能买到平价猪肉,和新疆额敏县签约的新疆褐牛已在春节期间进入成都市场,粮油供应充足,具备2小时内配送至市内网点能力,充分满足市民采购需求。自贡确定了沃尔玛、川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14家重点流通企业承担节日商品供应工作。绵阳确定100家重点商场、超市和流通企业承担节日商品供应工作。阿坝州引导企业组织了粮油食品、家用电器、蔬菜水果、日用百货等460多个大类,4860余个小类商品投放市场。泸州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春节期间,每日供应水产150吨、蔬菜200吨以上;永辉超市、沃尔玛等大型超市企业也分别新增平时的1-2倍以上的货源供应节日市场。遂宁沃尔玛、快乐购、万禾等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米面粮油、肉类和蔬菜库存与采购供应充足,保质保量保价。伊藤洋华堂、家乐福等大型商超对基本生活品均在原有备货基础上在节前进行了储备增加,春节期间所有商品价格没有浮动,均保证维持节前供货价格,稳定市场供应。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加强趋势预测,掌握市场趋势和应对疫情防控情况,并与消费者心理预期等因素结合,综合研判市场走势,并联合相关部门,共享信息,互通资源,畅通物资运输渠道,并加强跨省、跨县(市、区)联动,协调货源,形成运转高效的生活必需品供给保障网。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