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达州通川区首个投入使用的集中医学观察点,感受温暖和力量

2020-01-31 17:2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位于达州市通川区复兴镇的红十字元达医院,是通川区紧急启用的首个集中医学观察点。从1月24日开始接收第一位医学观察者,目前已经累计医学观察50人。7天过去了,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怎么样了?接受医学观察者情况如何?记者走近一线医护人员,记录他们抗击疫情的工作状态。

他们,在这里集结

经过48小时建设完善,元达医院医学观察点大楼的2、4、6、7、8、9六层已被改造成隔离区,而在春节之前这还只是一栋尚未启用的大楼。记者看到整个点上秩序井然,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机关干部等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严阵以待投入战斗。

上午9:00,记者做好防护措施进入观察区时,正好是医生交班时间,在简陋的医生办公室里,身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医护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为接收即将到来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做好准备工作。

疫情就是号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来自达州市二医院、通川区中医院、通川区人民医院、区红十字医院等多家公立、民营医院的的59名医护人员火速集结,日夜坚守在这里。

今年56岁的王玉玲是市二医院急诊科的护士长,算是这里的“元老”了。除了年龄最长,她也是第一批来到隔离点上的医护人员。

“除夕下午我接到通知,晚上整个医院就忙碌起来,清理病房,划分区域,转送病人,配备药品……大家一直马不停蹄地忙了30个小时,那是一个不眠夜……”王玉华回忆道。连续的加班熬夜让她看上去有些疲惫,但是胸前佩戴的党徽却熠熠生辉。

温暖,在这里蔓延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主要接纳与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这些人员需要在观察点隔离14天。

在他们当中有80多岁的老人,伴有哮喘等多种基础性疾病,还有十个月大的婴儿,需要格外细心照顾。每层楼每天配备了1名值班医生、2名护士,12小时值守。医护人员每天会给他们测体温、医学评估以及健康指导,有些还需要心理疏导。

目前所有隔离人员的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更多是要缓解他们精神上的恐慌、孤独和无助,让他们知道我们会提供专业的医学护理,与他们一起共进退。” 刚从隔离病房出来的通川区中医院的主任医师石刚在这特殊的几天里不仅清楚了掌握了每一位被观察者的身体状况,而且每次进入隔离区他待的时间最长,除了查房,更多的就是和他们聊天,安抚他们的情绪。

由于防护物资紧缺,石刚每次进入隔离区,都会尽量少喝一口水、少上洗手间,多些时间守护在病人身边。

“医生护士挺周到的,孩子在里面看看书,我玩玩手机,也不觉得枯燥。只希望这次疫情能快点过去,可以早点与家人团圆。”一对接受医学观察的母女边说边比出了胜利的手势!

在这群医护人员中以80、 90后的年轻人居多,当这些戴着防护罩的护士们,走出隔离病房,摘下口罩,是一张张生动青春的脸,面对这场疫情,她们说,心中不怕,是假的,但是工作岗位就是自己的使命,自己的职责,必须要坚守。

采访中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表示,既然来到这里,就会选择坚守到底。大家将一起全力以赴,打赢这场共同战“疫”。

本文相关图文由通川融媒体中心提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