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罗发章,你所需的大米、白菜、汤圆放在你家门口,各自收哟……”2月8日一大早,宣汉县普光镇支溪村妇联主席伍仁蜜,头一天与村医一起下村在对从湖北、重庆返乡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时,得知该村村民罗发章急需购买大米、蔬菜等生活用品时,为防止村民出去流动,及时到街上买了大米、白菜、汤圆等食物,并送到他家,这让罗发章感动不已。
目前,正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减少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普光镇支溪村“两委”干部当起了村民的“代购员”,让村民能安心居家无忧抗疫情,再也不用为采购生活物资外出走动。
“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千万别出门,安心呆在家里,有什么需要买的东西跟我们说,我们村干部来帮你们买。”2月3日上午,支溪村支部书记冯明在村内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劝导时,给村民们宣传道。
消息宣传出去后,迅速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有让冯明买菜的,也有让买药的,还有让买油买蛋的……信息纷纷飞向他的手机。冯明整理登记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安排村干部开车到场镇采购,当天打早返回入村路口,村内的干部进行自身消毒后,再逐户为村民送货上门。
“村干部帮大家代购生活日用品,让大家能安心在家躲疫情,这对我们来说真是一件好事,既保障了我们的生活物资供应,也减少了人员的流动,避免了与他人的接触,极大地降低了我们被感染的几率……”该村村民王艳在接到村干部代购的货物时说道。
这只是普光镇村干部为宅家群众代购生活必需品的一个缩影。目前,全镇所有村干部都自觉为宅家群众当起了“代购员”,保障宅家群众生活所需。
据悉,为确保采购过程的安全性,全过程严格做到三个“零接触”。一是登记零接触,通过电话、微信、短信和远距离对话等方式进行代购货物登记;二是支付零接触,采取微信红包,亲戚朋友、村干部垫付等方式支付;三是发货零接触,村干部将代购回来的物资放置在进村路口,然后离开一段距离,等经过消毒的村内干部来拿,村内干部再将代购回来的物资放置在老百姓家门口,离开一段距离,老百姓再开门拿进屋。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近距离接触,阻断传播途径。
张平 李旭 韩巧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