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月14日 星期六 中雨 记入舱的第一天── 医护和病人是战友‘我们都申请入党了!'
……”这是资阳雁江区援湖北医疗队进入武汉汉阳方舱医院的第一天,在日记中所写下的内容。
2月9日,由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雁江区中医医院、安岳县人民医院、安岳县中医医院、乐至县中医医院、乐至县第三人民医院的20名护理人员组成的援助湖北医疗队首批出征。他们带着资阳人民对湖北人民的关心,到第一线上与病毒做抗争。
△ 入舱前合影
在经过三天岗前培训、练习穿脱防护服、修剪头发后,20名“勇士”便成了新的“太空斗士”,登陆战场──汉阳方舱医院,同49个单元,960张床位的患者一起抗战新冠病毒。
利用短暂休息的时间,他们匆忙记录下战疫一线上“逆行”的点滴……
14日下午两点,我和我的队友们准时进入方舱医院,开始我的第一天工作。防护服的样式据说有可能每次都不一样,毕竟在这个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防护服无法统一款式,但正是这样,才让我们觉得这项工作的意义。护目镜戴上之后,很容易雾,这个我们已经从前辈的经验中学到了处理技巧,问题不大。说实话,往防护服上写名字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些害怕,不是害怕病毒感染,而是害怕自己会做得不好,不能给予每位病人最大程度的帮助。但我知道,这个时候我不能退缩,容不得多想,上吧!
△ 病人拍下的照片
入舱了,在这样的一个开放式的环境里工作还是第一次,我们每个人分管了44位病人,跟平时在医院相比确实数量庞大。我以为自己会不知道怎么开口和病人交流,谁知湖北人民非常热情,加之四川和湖北的方言相差不大,我们都能听懂对方说什么,一来二去,我心里的那一点生疏感慢慢消融,更何况现在的我们是病人的希望,不仅仅是治疗身体上的疾病,还要做心理疏导,建立信任,树立信心,这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啥时候能出院?”这是我第一天上岗听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疑惑和期待,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再次体会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深刻含义。我分管的病人中有一家三口,也有夫妻二人,最小的病人才21岁。其中一位病人的女儿是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他很为他女儿感到骄傲,所以特别想活下去。我安慰他说,在这儿的都是轻症病人,要有信心,我们一定可以赢!
△ 与患者合影
这一刻,我们不止是医护和患者的关系,我们是一个战队的队友,共同的敌人就是新冠病毒,我们还有太多想做的事,我们的亲人在等我们回家,必须坚信我们能赢得胜利。
晚上十点交班,从医院出来,已近零点,为了自我防护,现在的我们开启“互相嫌弃”模式,不扎堆,不聊天,工作联系靠微信,只是在回住处的车上,我们互相询问了对方的情况,今天是西方的情人节,我们4人都先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队友的“钢铁直男”今天特别主动贴心的发来问候。我们在武汉,家里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妇联每天都会往家里送菜,一位队友的孩子说想吃草莓,第二天就送来了。是啊,这场战役就像一面放大镜,让我们看到丑恶,更看到真诚。抬头望天,我们坚信,黑夜之后,又是一个天明。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妍 (日记资料由资阳市雁江区援湖北医疗队 卢奕汛 黄苹 张耀丹 魏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