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疫情之下,教育何为?”2月18日,一场特殊的“课堂”由石室中学通过网络传遍世界,成都石室中学校长田间和三位学科教师,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为师生们讲述特殊时期别样的《开学第一课》。形象、生动、深刻!
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2020年,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疫情让我们的肢体安静了下来,却不能阻止我们思想的涌动和精神的生长!”田间校长说,其实,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在这个特殊时期,你看到了什么?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这场疫情,让我们在手忙脚乱、紧张焦虑之后突然明白,原本看似平淡无奇的当下,却是最值得珍惜的时光;让我们在思考、追寻溯本清源之时顿然醒悟,原本摆放在教室里的课桌,更应该安放在社会大课堂中。
田间校长表示,对每一位学生来讲,这场疫情让我们在经历感知,耳濡目染之后蓦然深思,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宅在家中居家隔离,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但是,我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十年、二十年之后,如果再有类似的重大事件发生,那时,正值年富力强的你们,能从你们现在看到的,记住的,感动的人和事吸取能量,以他们为榜样,为国家、民族和社会做些什么吗?
田间校长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人和事,我们相信,从他们的身上,能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寻找到未来的方向。
是什么在支撑他们忘我艰难地前行?是对生命的敬畏,是对国人的担忧
“此时此刻,我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词语,还是只有它──致敬!致敬是什么?致敬是表达敬意,是向您敬礼。如果我是军人,我一定会并拢五指,挺直胸膛,给您行一个标准的军礼;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把右手扬过额头,凝视着您,给您行一个少先队的队礼;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请允许我带着我所有学生的满腔的敬意,深深地给您鞠上一躬。”
“谢谢还是太轻巧,感激、感恩还是太个人。唯有敬礼,虽无言,胜有声;虽简单,却庄重。”石室中学语文老师刘婧竹在“开学”第一课上说,最美逆行者不一样,他们不为己,不为君,不为执念,并非迫不得已。无论是学界泰斗,还有普通的医护人员等,他们用爱守护患者,传递温暖的力量。
“有这样一位老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面前,他建议大家没什么特殊情况 不要去武汉,但他自己却在1月18日傍晚,乘坐高铁冲往武汉防疫的第一线。他要与时间赛跑,为那些生命与病毒赛跑......”课堂上,刘婧竹老师以钟南山院士、普通的医护人员孙颖等为例,告诉学子们,白衣逆行,国士无双,为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为了一个个普通的家庭,为了山河表里终有一日俱澄澈。
“但是,有职业道德、有仁心操守,有道德准绳的人,把它用起来才能够排山,才能够倒海,才能够恢复朗朗乾坤!”刘婧竹老师说,是什么在支撑他忘我艰难地前行?是对生命的敬畏,是对国人的担忧。最美逆行,不是为了大好河山的虚名,不为己名,不为私利。
“逆水行舟虽难,但逆风行却能够展翅飞翔。”刘婧竹老师告诉学子们,我们可能不能拒绝突如其来的灾难、疾病、死亡、别离;我们可能不能抑制刻骨的思念、疲惫至极、心力交瘁、自我怀疑;世间总有种种的苦难,但是他们说,还有爱。
“身边有情,心中有光。”刘婧竹老师告诉学子们说,我相信,经过这样一个特别的寒假,你们一定会成为更坚定的人,更坚毅的人,更有爱的人,更能负重的人。总之,你们会成为更好的人。
每一步都是责任与坚守,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凡为医者,心必坚韧;凡为医者,念必病患。”杨钧文老师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战疫中,一线医务人员逆风而行,冲在了最前线与病毒搏斗,而千千万万非医务工作者们,也在为抗击疫情,付出着自己的努力。
正如鲁迅所说:“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火炬。”面对医疗物资短缺的严峻情况,有许多运输企业和个人,挺身而出捐资出力,用行动展现着运输人群体的热血和担当。在各行各业,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助力。
“同学们,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克服艰难的信念,隔离病毒,不会隔离爱,不会隔离勇气和信心。”杨钧文老师说,疫情当前,无人言退,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光束相聚,照亮战胜疫情的前路,温暖相聚,凝聚众志成城的力量。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黄飞非老师告诉同学们,这些感人的故事,温暖的瞬间,不仅仅存在于屏幕里,也时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那些一线逆行者,真的非常辛苦,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医生的职责,医生的使命,让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是不能退缩的。因为作为医生,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为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个力量。”黄飞非老师说,作为学校,作为老师,我们到底能为孩子们,为老师,为家长,在网络这块做哪些东西?希望能够为教育,能做一些我们实打实,能够真心做一些事情。黄飞非老师告诉同学们,每一个默默付出的身边人,就是最美最可爱的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现在我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未来我们就会有怎样的底气
43分59秒!2020疫情时期的石室中学“开学”第一课就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暂时告一段落。但对万千学子们来说,这只是起点,其中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经历的,所感悟的,无疑将深刻地触动和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正如石室中学田间校长在课中所言:
无论你是有影响力的科学泰斗,还是与病魔斗争的医护人员;无论你是不畏险阻的助力者,还是最为普通的一线工作者;你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国家
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大小,它们终将汇聚成力挽狂澜,战胜一切的强大力量。
作为师长,我还希望同学们有以下的思考和认知:学习知识,塑造人格。求学知识是人生的起点,你们将建立完整的健康的人格之上。知识和本领才是力量,它们不仅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还能救人于水火。良知和人格才是方向,它们不仅能决定我们的命运,还能救难于危亡。正如钟南山等等学界泰斗,他们为我们树立了知识渊博,人格高尚的最好的典范和榜样。
事不避难,义不辞责。在灾难面前,一个人不懂得承担责任,就永远不会长大;一个人不懂得履行使命,就永远不会成才。责任与担当让我们看清,什么是以身许国?什么是精致利己?什么是生于忧患?什么是疏忽大意?什么是力挽狂澜?正如那些逆行者,助力者以及最平凡的身边人,他们用责任与担当,全力驱除我们身上的病痛和心头的阴霾。
独立思考,清醒判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务必保持独立的判断与思考,不被大众裹挟,不被迷信权威,在嘈杂的声浪和纷繁的信息中,保持一点质疑和清醒。敬畏自然,尊重生命,人类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打破自然的平衡,迟早要招致自然的报复。不要肆无忌惮地索取,学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
作为石室中学的学生,真诚地希望你能从这些最美逆行者、助力者身边人身上,从这段与疫情抗争的刻骨铭心的经历中,彻悟更多的人生道理,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现在我们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未来我们就会有怎样的底气。希望你用一生,来践行学校校训精神,努力成为爱国利民,德达材实之人,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社会心心相印。
感知外界,感知社会,学会尊重,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受尊重的人
“特殊时期的一场特别的课程,期望能让学子们有什么样的收获?”石室中学田间校长告诉四川发布记者,为了给学生们提供一堂更好的“开学”第一课,学校花费了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心准备,以期在这个特殊时期,给学子们一次特别的成长感受。
“希望学子们通过这堂有针对性的课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成长的过程中,感知外界,感知社会,感知他人,感知身边的人和事,反思和思考。田间校长表示,也希望学子们能够通过这样的课程和感受,收获感知、感动,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专业,尊重生命,激发人生,学习知识、本领和人格,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最终,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受尊重的人。
目前,抗疫还在努力,居家还在继续,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子们来说,这个特别的新学期更有着特殊的意义。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2020届1班的黄渲格同学在观看完“开学”第一课后表示,这堂特殊的课堂,让人非常感动、感激。“我们虽然不能预知未来,但看到无数国人众志成城,在困难面前坚定、坚守、抗疫,那份责任与担当,无疑值得每一个人深思、学习。“相信祖国的力量,相信国人的力量!,希望每位同学都如学校校训所说的那样,树立一个完整的品格,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珍惜平静的书桌,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自我教育。”田间校长表示,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子们来说,这其实也是一个达成自我教育的契机。学子们应保持积极、健康、上进的心态,好好利用这个时机,接纳和克服困难,做好自我管理,达成自我反思。据了解,目前,石室中学已经全面开启网络课堂,高三学子享受着和在校学习“没有太大差别”的课堂,他们通过专题、习题、互动等网络学习方式,讲练结合,感知世界,不断成长。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