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肖站TOD项目二号地块成功通过复工验收!”
2月18日17时,
东部区域中心传来好消息,
这标志着:
成都轨道集团所有TOD在建项目圆满通过复工验收,准予复工!
复工进度
目前,TOD在建项目已有超过50%的务工人员到岗待命,接下来各项目将按目标节点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年度整体任务顺利完成。与此同时,成都轨道城市发展集团正积极筹备,力争2月底务工人员全面到岗,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32小时验收回放
2月17日9时,刚一上班,全部TOD在建项目即向项目所在地主管部门提交复工申请。目的是尽快迎接相关单位现场检查,尽快获批复工。
截至2月18日下午17时,仅仅用了32个小时,所有项目通过主管部门现场验收,准予复工。
先是双流西、二江寺、梓潼宫、龙潭寺,之后是崔家店双凤、马厂坝、陆肖站……两天之内,所有在建项目圆满通过复工申请验收。
成都轨道集团一手抓防控,
一手抓复工,
全力推进TOD综合开发项目复工复产。
此次所有项目顺利通过验收的“秘诀”,
可以总结为:稳、严、准。
“稳”
及时响应,全面布局
稳,主要是巧布局、稳筹备!
1月24日,我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就在当天,发展集团迅速组织开展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坚持“每日一上报”“每日一提醒”“每日一更新”“每日一学习”,全面加强联防联控。
同步,发展集团立即部署建立“复工防控体系”,制定复工防控预案,分复工前、复工生产、复工后三大关键点,层层部署落实复工防疫相关要求。
第一时间,陆肖TOD综合开发项目将焦点放在防疫物资的储备上。
“全国都‘一罩难求’,如果节后复工,口罩等必需品肯定是提前准备。”基于这个判断,陆肖项目发动所有参建单位相互协助、资源共享。
“春节期间我们就完成了第一阶段口罩、酒精、84消毒液、体温枪等防疫物资的采购储备。”项目负责人介绍,为有备无患,2月3日开始,项目又确定了“以2周使用量为目标提前开展下一阶段物资储备工作”,为项目达到复工验收条件奠定基础。
以防疫为核心,以复工为目标, TOD所有项目行动起来,坚决打赢防疫阻击战。
“严”
严格要求,压实责任
严,换个词就是严格。
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称,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公司严格落实省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狠抓现场管控、人员排查、物资储备等工作:
一、对所有在建项目参建人员进行全面健康排查并进行每日动态更新。
二、对所有在建项目防疫物资储备进行实时动态管理,确保满足复工使用量。
三、对所有在建项目进行封闭式出入管理,严格落实体温监测,场内消毒,筛查室、隔离室建设等要求。
“严格落实要求是基础,要实现高效有序复工,必须结合实际,自我加码。”发展集团提出更高要求──在主管部门验收标准基础上,每个TOD项目须编制《驻地、施工现场公共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疫情防控实施方案》。
预案和方案,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压实责任,也提升效率。
在崔家店TOD综合开发项目,“加码”体现在更高的细节要求。
项目入口处,公示栏里明确了该项目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人及联系方式。再往里走,宣传栏上张贴着各项防疫注意事项。每一个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须先量体温,合格者张贴“已测”的绿色标志,否则不允许入内。
警戒线内的隔离室,还配有单独的移动卫生间,隔离室里面,水电一应俱全。
“更谨慎的态度对待疫情,更严谨的作风对待复工,只有准备工作做细点,再细点,才能高效有序推进复工。”项目负责人说。
' 准'
精准发力,落实逗硬
准确无误!也就是复工验收条件,必须确保无遗漏,无死角。
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达到这个目标,发展集团在正式提交复工申请之前,已在内部组织了三轮复工验收“演习”。
第一次
是所有项目的参建单位自查自改。“这个过程主要是希望每个项目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准备工作。”
第二次
是各项目组织的“预验收”。由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带队,参照复工验收表,一项一项逐一对照检查验收。“如果发现防控任务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情况,要严格进行处罚。”
第三次
发展集团主要负责人带队,对所有在建项目,一个一个实地检查验收。“从上周五开始,连带周末两天,我们都泡在项目上,确保2月16日之前,所有项目达到复工验收条件。”发展集团工程技术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所有在建项目已顺利通过复工验收,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力争2月底前所有务工人员全面到位,项目进入全范畴、全领域的复产复工。
所以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精准施策落实好各项要求。
抓防疫是担当,
促复工也是担当,
积极稳妥推进复工,
成都轨道集团打好防疫阻击战的同时,
坚决打好生产经营保卫战!
冬去春来,
成都TOD,
我们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