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我们送的不仅仅是外卖,更是安心。感觉很充实,很有意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德阳外卖小哥肖函和他的同事们每天都奔波在城区大街小巷,比以往更辛苦。“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只要能为大家的生活服务,让大家的生活更有保障,我们也算是给疫情防控出力了。”
坚守岗位抗“疫” 他只休息了一天
肖函是一外卖平台德阳区域配送员,考虑到工作离家近,能照顾家人,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8个月前成为了一名外卖小哥。
2月16日,肖函上晚班,上午11点多,在家里简单吃过饭后,便骑着电动车赶往配送站。走进配送站,洗手、拿一次性口罩、量体温,三件事一气呵成。“滴”,手持体温计显示36.8℃,一切正常。根据公司要求登记后,肖函又拎出一瓶消毒液,倒进喷雾器里,拿着喷雾器把电瓶车、外卖箱都喷一遍,一天的“早课”才算做完。
之后,肖函开始等待接单。11点38分,他接到了第一份订单,是往一个小区送份中餐。戴好头盔、口罩,肖函出发前往取餐地点,正式开启了一天的配送工作。
下午5点左右,趁着暂时没单,肖函赶紧回家,匆匆吃了个晚饭。“没办法,现在外面好多地方都没开门,吃饭只能回家解决。”吃过晚饭,他又急忙赶往下一个取餐点,取餐送餐。在寒冷的天气里,肖函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德阳街头。晚上11点30分,准备收工回家时,突然又接到一单,是一个客户点的烧烤,赶到取餐地点等了近20分钟,肖函才取到餐开始配送。送完最后一单回到家,肖函看了一眼手机,已是晚上12点35分。
从春节开始,肖函已经连续工作20余天了,“大年初一休息了一天,在家里陪了陪家人。”肖函说,“现在倡导尽量待在家里,小区也封闭式管理了,缺什么东西都需要帮买帮送。现在我们给大家送生活用品、蔬菜等,让大家能感觉到我们这座城市的温暖,感觉到这座城市物资、生活用品还有保障,送的不仅仅是外卖,更是‘安心’。”
肖函和同事们明显感觉到,抗疫期间超市和药店的订单多了不少。据他介绍,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五六单是买药品、生活用品的。“好多餐馆没开门,所以订餐没那么多,超市买东西做或者吃零食填肚子的多了。”
这段时间,肖函每天都有20多单。虽然和疫情之前相比有所减少,但肖函觉得很充实。疫情当下,外卖平台的“无接触配送”尽量减少了骑手和用户直接接触,做好自身防护的骑手穿行在大街小巷配送各种生活物资,他们已成为德阳不可缺少的“社区采购员”。
疫情期间给大家服务 感觉很有意义
在疫情期间,作为骑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肖函说,在送单和顾客电话沟通时,明显感觉到顾客语气很尊重,说“谢谢”的也更多了,“还有嘱咐我路上慢点骑,安全第一的,也有很多打赏的,心里感觉很暖。”
疫情阻击战刚打响时,肖函接到一份订单,送往城区电信广场,市民还备注请他帮忙买口罩。取餐后,肖函沿街挨个药店买口罩,跑了几条街后,终于在一家药店买到了口罩。“当给客户送过去时,他一直说‘谢谢’,还在平台进行了打赏。”
2月10日晚上,肖函接到一个配送万达华府的订单。在配送的路上,客户打来电话说出不了小区,家人想吃卤菜,想请他帮忙买点。肖函调转车头,连忙四处寻找购买,终于在一家开门营业的店铺买到,“当我把东西给客户送过去,放在门卫室后,客户还专门打来了感谢电话。”
“您好,辛苦了,我是给爸妈买的,请再帮忙带点菜。”“父母一直吃的降压药,现在父亲无法出小区门,麻烦帮忙买一下。”“麻烦在超市帮我买袋尿不湿,要加大号的,谢谢。”……顾客下单时的一条条留言,让肖函感觉到,疫情期间这份工作的特殊含义。
隔离、封闭,是防控疫情的必要措施,减少出门、减少聚集成了大家抗疫的一致共识,请骑手帮买帮送,也成为很多德阳市民解决难题时的共同选择。但随之而来的是骑手送单时间增加,工作量增大。
面对这样的问题,肖函和同事们都说,“苦点累点不算什么,只要能为大家的生活服务,让大家的生活更有保障,我们也算是给疫情防控出力了。”虽然这份工作只干了短短8个月,但肖函说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开始的时候还有点不适应,后来慢慢觉得这份工作是给大家的生活服务的,每送一单都有满足感,尤其是这次疫情期间,这样的感觉更强烈。”
目前,德阳各商超也纷纷开通线上购物通道、加大与快递和第三方平台合作,全力保障市民的日常生活的需求和购物安全。一些商超企业还推出线上购物、线下配送和“快递小哥进超市”等模式,加强订单的配送,及时把商品送到社区投放点;餐饮企业纷纷推出外卖套餐;商贸流通企业则开展生鲜、日化、美食配送业务,面向全市直供蔬果,减少中间环节,方便市民居家防疫。
在这场抗“疫”大战中,越来越多像肖函一样的快递小哥变得更加忙碌,他们把蔬菜、水果、生活用品送到一个个小区,为全民战“疫”筑起一道道坚实的壁垒。这些最美的坚守者,成了德阳街头最亮眼的风景!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