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发布会③丨全省设立发热门诊2281个 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2020-02-19 21:18: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如何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2月19日,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6场新闻发布会以在线发布的形式举行。四川省卫健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世贵在发布会上介绍,我省为全面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目标,共设立发热门诊2281个,加大发热疑似病例的筛查力度,并将对疑似病例落实单间单人隔离。

建立首诊负责制和预检分诊制度

针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各类医务人员,建立全覆盖的首诊负责制。开展诊疗流程再造,强化“两分开”“两严格”,在大型医院普通门诊设置单流向的医务人员、普通病人、发热疑似病人“三通道”,一般医院普通门诊设置普通病人和发热疑似病人“双通道”,基层医院规范设置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

“四集中一远程” 全省累计开展5G远程会诊近300例次

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紧急落实208家省市县定点医院,集中收治确诊和疑似病例。抽调48家大型医院的呼吸、院感、重症等专家245名,成立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实施多学科诊疗。强化医疗资源的统筹调度和精准配送,优先保障重点地区、重点医院、重点检测实验室、重点科室和人员。利用5G+双千兆网络技术,构建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中心、所有省市县定点医院为基础的远程会诊网络,全省累计开展5G远程会诊近300例次。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 实施“一人一案”精准治疗

聚焦老人、孕妇、儿童等重点人群,各级定点医院组建多学科救治团队,对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实施“一人一案”精准治疗。坚持中西医并重,对90%确诊患者实行了中医药治疗。重点关注年龄大于50岁、有基础疾病、高海拔地区、有加重趋势可能转为危重的病例,尽早收入ICU治疗并提请上级会诊。根据病情需要尽早合理使用ECMO等医疗救治设备,尽一切手段抢救患者生命,尽最大可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做好医院感染防控 未发生1例一线医卫人员感染

全面落实院感防控措施,规范设置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重点区域,确保传染病区空间布局符合“三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两通道”(患者和工作人员通道)及单通道单向等要求。建立“病人探视者严格限制及监测检查制”,严防交叉感染。加强医疗废物分类处理,规范医疗废物收集、储存、转运、交接流程。通过全员培训、强化督导检查等方式,实行最周密的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全省和援湖北医疗队未发生1例一线医卫人员在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研究和诊疗过程中因防护不当导致感染的事件。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