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战疫齐相聚,成大医学院校友纷纷驰援武汉

2020-02-23 22:58:00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春节变得安静、严肃、紧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无数医护人员挺身而出,无数的90后挑起了重担......许多成大医学院校友纷纷鼎力相助,派出了许多白衣战士前往湖北武汉支援。

徐昆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申请加入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的各项诊疗活动,不计得失”。徐昆钦毕业于成都大学2008级本科护理1班。在校期间,曾担任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学校爱心协会会员,毕业后就职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脏危重症中心护师。

1月21日,徐昆钦向组织申请递交请战申请书。2月13日,徐昆钦第一次穿上尿不湿,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为防止防护服划破,他们不得不十分小心点地走路,每一次操作都小心翼翼。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才将防护服脱下回到酒店,近10个小时没吃没喝的他,顺手拿起桌边的一瓶水便一饮而尽,吃了这几天里最有益滋味的一盒饭......

“每天的工作都是如此。”徐昆钦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病毒抗争,病毒是无情的,它无时无刻都在折磨着人类.可即便如此,徐昆钦依然坚持说到:“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的坚强堡垒,有事找我们共产党员!”

王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王维毕业于成都大学2009级本科护理1班,在校期间曾担任院学生会组织部部长,毕业后就职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2月7日,作为四川省第五批、华西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发对口支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区,整建制接管该院23、24危重症病区,在病区从事急危重症患者的整体临床护理工作。

王维是个非常有趣开朗的女孩,生活中的她爱跑马拉松,她在马拉松群里的名字是“华西坝陈妍希”。此次援鄂行动中,她将“华西坝陈妍希”写在了背后。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逆行向武汉,她用她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最真实、最坚韧的她。

本该是娇柔如水一般的女子,为何却在国难当头时冲在了最前线?王维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最早一批90后今年而立,应该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挑起担子,这也是我们的职责。”

蒋慧:后方稳定,前线也放心

蒋慧毕业于成都大学2008级专护3班,在校期间曾担任院学生会组织部部长,毕业后就职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为普儿科护师,承担临床危急重症救治护理工作。

2月13日,蒋慧作为成大医学院第一批援鄂成员到达武汉,和团队接管协和肿瘤医院重症病区。看着她从前线发来的照片,医院的橱柜上清晰地标注着区域划分以及药品防护品的存放处,娟秀的字迹或许是为了让医护人员们看得更仔细,以防医护人员因为工作疲惫而出差错。

面对这次疫情,蒋慧说:“希望在前线的战友保护好自己,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学好专业知识。后方稳定,前线也放心”。

袁汀:打赢这场战役,期待摘下口罩的那一天

袁汀毕业于成都大学2007级高职护理1班,在校期间曾担任院学生会纪检部部长,毕业后就职于三六三医院泌尿外科护师。

2月9日,袁汀作为四川省第六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出发,对口支援武汉汉阳方舱医院,任护理组小组长。日常护理病人174人次,并协助组长管理工作,整体临床护理等。

“救护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袁汀说,风雪后的武汉夜里很冷,靠不停的走动来温暖自己,穿着防护服也常常胸闷喘不上气,手上也因为长期戴手套和反复使用消毒液得了皮炎,而瘙痒不止。不过病人说句谢谢,也觉得不算什么了。

何厚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何厚强毕业于成都大学2010级本科护理2班,在校期间曾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毕业后就职于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现任医院团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护师,护理组长。作为四川省第7批援鄂医疗队成员,本次派驻武汉协和肿瘤医院。

“安全感从来不是寄希望于坏的事情不会发生,而是既便发生了,我们也有能力去面对它。作为一个医学生,我们应该在学医生涯中努力学习,增加临床经验,夯实医学基础,不断总结,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灾难来临时沉稳应对,才能不慌不乱,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面对疫情,何厚强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储备好精湛的技艺和扎实的临床技能,才能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做到‘旦有战,攻必克,战必胜’”。

“你来自南疆,我来自北国,我们相遇在成大,追逐梦想和传说......”当年这些学子因为救人济世的梦想相聚成大,现在因疫情爆而齐赴一线,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他们,无疑是众多“最美的逆行者”中的一个缩影。期待凯旋归来。

母嘉莉 张飞 陈范佳 王玉牒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肖锋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