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总有一些瞬间让人铭记,总有一些执着让人敬佩,总有一些光亮让人感动!2月27日,渠县县委组织部出现了让人感动的一幕!一位85岁的患癌老党员,迈着颤颤巍巍的步伐,找到党组织,主动捐出一个月退休金3000元用于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这位老党员名叫刘书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故事。
党指向哪儿,我就奔向哪儿
今年85岁的刘书田是渠县静边镇爱国社区居民,中共党员。1956年考入原中国地质部重庆地质学院,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山西省地质厅,从事地形测绘工作。
上世纪60年代,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党和国家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要求工业部门把支援农业的任务作为重要课题。
按照当时政策,工业部门支援农业人员将会从干部身份转变为工人身份,这让许多人打起了退堂鼓。在这一情况下,刘书田带头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主动申请来到山西朔县,开起了手扶拖拉机。
“你傻不傻啊!”有同事劝他不要去。“没关系,在那里都是为人民服务。”刘书田说,“党指向哪里,我就要奔向哪里。”这是当时年仅27岁的他内心的想法。
三天三夜不睡觉,只为群众有好收成
1963年,限于当时落后的交通、通讯条件,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实际情况,刘书田怀着忐忑、羞愧的心情向组织提出了生平唯一的一个请求:调回渠县。
回到渠县后,刘书田被安排到原渠县农机局工作。1975年,那年的冬天雨雪较大、气温较低,导致田间积水多、土壤解冻慢,给春耕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抢抓春耕窗口期,刘书田主动申请来到清溪场镇蹲点督导。蹲点期间,他和群众一起下地、一同劳动,最长一次连续3天不眠不休,累了困了就蜷缩在田边倒一会儿。最终,在他带领下,当地成功圆满完成春耕生产任务。
“他就是那样一个人,忙起来了不分白天黑夜。”刘书田的同事费开秀回忆到。
“干嘛要这样拼呢!”“我只是想有生之年多做点对群众有益的事情。”刘书田说。
党给我一切,我愿献出一切
1977年,一个晴天霹雳向年仅42岁的刘书田袭来,在重庆医院,他被确诊为膀胱癌晚期,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他的情况无法得到有效治疗。随着身体的一天天恶化,1980年在单位的再三动员下,刘书田只得提前病退。
退休后,刘书田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怀着一颗乐观的心态,积极投身各项公益事业和为民服务活动中。
1995年,原渠县花龙乡锦绣村2组一口大型堰塘因年久失修,无法蓄水,给整个生产队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刘书田带头捐出5500用于堰塘维修。1997年,刘书田再次捐出4万元,用于锦绣村村社公路硬化。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党给的。”刘书田老人激动的说到。平日里,回到老家,刘书田老人也会主动看望当地贫困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刘书田老人再次萌生了捐款的念头,“他们在一线连死都不怕,我们怎么不该支援,共度难关。”他心里想到,但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6个子女都在外打工,自己长期服药,家庭经济本不宽裕,一时间,他不知如何和老伴提起。这天,他小心翼翼地向家属赵家琼提起了这事,没想到老伴当即表态支持,“这么大的疫情,你个老党员,是该做出表率。”
“这么多年了,我理解他,也支持他。”赵家琼向记者谈到,“这样的大灾大难面前,他要无动于衷,他就不是刘书田了!”
一日为党员,终身做榜样。尽管已退休40多年,刘书田老人仍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的铮铮誓言!他为年轻党员同志们树起了学习的榜样!
赵明月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