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中小学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开学后这些都要注意

2020-03-30 20:41: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3月30日,记者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两部门下发了关于印发《四川省中小学幼儿园、高等院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第二版)》的通知,对部门职责明确、防控工作体系建立、开学前后工作等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规定,开学后至疫情全面解除期间,学校一律实行封闭管理,师生员工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门。

开学后工作

开学时间确定后,各学校要及时通过校园网、公众号、微信、短信、电话等渠道,向学生和家长发布开学通知,提出返校防控要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和家长了解开学安排和防控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经审核不符合返岗返校要求的师生员工一律不到校。按属地疫情防控要求进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开学当日

1.分批分散报到。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周密的上学放学工作计划,引导学生和家长选用科学合理的交通方式往返学校。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分年级、分批次、分区域有序安排学生返校报到。避免报到当日校门口出现人员聚集。家长和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门。

2.严格检测体温。所有入校人员均需接受身份审核和体温检测,符合要求方可入校。对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呼吸道症状的立即按程序隔离、报告、就医。

开学后至疫情全面解除期间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党的全面领导、社会主义优越性、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品格和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2.做好疾病防控知识教育。以新冠肺炎防控、心理健康、安全知识为重点,对所有师生员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教育,鼓励科学锻炼、营养膳食、合理作息,增强体质健康。

3.做好上放学防护措施。实行分学段“错峰错时”上学放学。在此期间,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倡步行或家长接送学生。学校配备校车的,应按防控要求严格管理和乘坐。家长要佩戴口罩在校门外有序接送学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学生,途中应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车上物品、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下车回家或到校后立即进行手部清洗消毒,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4.落实每日体温检测。严格执行师生体温每日晨、午、晚检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呼吸道症状的要立即进行隔离观察,并立即联系就医。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疾控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按照当地疾控机构要求做好相关人员核查排查,落实环境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

5.实行因病缺勤、缺课登记追访。严格执行因病缺勤、缺课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学校要安排专人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每天不少于一次对缺勤缺课师生员工进行电话访问,了解其身体状况,提出健康建议,记录并汇总相关情况。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报告的一律严肃处理。

6.加强校园环境清洁消毒。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卫生管理,每日对教室、宿舍、食堂、室内运动场馆、图书馆、活动室、教师办公室、实验室、电梯、厕所等重点场所和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加强室内场所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至少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停止使用中央空调。尽量减少室内公共场所的使用,如必须使用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舞蹈室、计算机教室、实验室等),要求每批学生使用后消毒1次。

7.加强学校出入管理。学校一律实行封闭管理,师生员工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门,如水电气维修等特殊原因进入校园的必须登记。加强学生上课时间校门管理,未经批准一律不得离开校园。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

8.严格食堂卫生管理。学校食堂、学校集体用餐的配餐单位、供水设施需在有关单位指导下进行全面检查和清洁消毒,合格后方能运行。每天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和餐前检查,做好记录和建档工作。食堂人员规范着装,做好个人卫生,在制备食物前、加工生食或熟食之后、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及时按规范洗手。严格做好食品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工作,确保来源正规,尤其加强对肉及肉制品的查验。严禁制售野生动物相关食品。加强餐厅开窗通风和清洁消毒,加强餐具的清洁消毒,餐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鼓励学生自带餐具。餐具、厨具去残渣、清洗后,完全浸没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对不能采用加热消毒的,可采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净。消毒后的餐厨具存放在保洁柜中。在食堂入口醒目位置放置免洗洗手液供就餐前餐后使用。要分散就餐,避免集中;在食堂就餐的,应加大间隔、单面用餐、禁止交谈就餐。

9.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宿舍实行封闭管理,进入人员做好实名验证登记和体温检测,学生在宿舍区内不串寝、不聚集、不扎堆,与他人近距离交谈时佩戴口罩。每天按要求进行晨、午、晚检,做好记录和建档。疫情防控期间杜绝外人来访。指导学生做好宿舍每天持续开窗通风,尤其是中午、晚上学生在宿舍内休息、睡觉期间必须开窗通风。被褥及个人衣物要定期晾晒、定期洗涤。如需消毒的,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常规清洗、晾晒。按要求加强对楼梯扶手、门窗、床围栏、电梯等高频率使用部位的定时清洁消毒。宿舍楼内设立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方便投放废弃口罩,其他生活垃圾按要求分类收集和处置。引导寄宿生做好寝室卫生,不共用、混用脸盆毛巾、漱口杯、牙刷等物品。学校浴室要分时段、分批次开放,每使用一个批次全面消毒一次。

10.尽量减少聚集活动。学校应本着严格控制聚集的原则,不组织大型的室内报告会和聚集活动,集体性活动尽量安排在室外进行,不安排跨年级的集中课后托管服务,不组织学生参加校外集体活动。不组织任何进校园内的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教师开会研讨尽量采用视频、电话会议等形式,必要的小型会议应控制人员和时间,做好开窗通风。

11.师生注意个人防护。疫情解除前,在中、低风险地区,日常应随身备用口罩,在人员聚集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口。不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盖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后投入有盖垃圾桶。确保学校洗手设施运行正常,中小学校每40~45人设一个洗手盆或0.6m长盥洗槽,并备有洗手液、肥皂等,也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养成勤洗手习惯,饭前便后、活动后、户外回到室内、传递文件和资料前后以及接触扶手、门把手、电梯按键、话筒等物品后应及时按照“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洗手,整个洗手过程不少于30秒,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师生间、同学间交谈保持适当距离,乘坐电梯应保持一定距离,有序上下楼梯,避免拥挤。不参加人群聚集活动。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自身运动锻炼,保持身体健康,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12.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要在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同时,统筹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集中力量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重点对校舍、消防、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食品、校车、校园周边环境等进行拉网式检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加强整改和管控。要加强巡逻力量,加大校园巡逻频次和力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妥善进行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证疫情防控期间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13.加强值班备勤。各学校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保持通信畅通,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随时联络,快速处置。寄宿制学校必须安排学校领导夜间在校值守。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