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10日,记者从成都市教育局获悉,日前,成都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印发《成都市特殊教育专项提升工程项目规划及第一批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补齐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设施短板,切实提高特殊教育办学质量,保障全市残疾学生接受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5年免费教育,到2025年建成全国特殊教育强市。
据了解,成都市特殊教育专项提升工程规划实施建筑类、康复设备类、其他类三大项目,总资金约6.37亿元。项目实施后,全市将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覆盖全域成都、满足学生需要的24所特殊教育学校和558间普通学校资源教室。
建筑类项目涉及22所特殊教育学校,其中新建5所、改扩建17所,建筑面积13.63万平方米,概算资金5.18亿元。
康复设备类项目将为全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心)添置康复及检测设备2820台/套,对现有467间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进行升级改造,并新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91间,概算资金0.9亿元。
其他类项目主要根据市本级学校(中心)发展需要,建设全市特殊教育服务云平台、特殊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系统、法治教育文化园等项目,概算资金0.29亿元。
据成都市教育局介绍,目前成都市现有22所特殊教育学校,建成1个市本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22个区县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普通学校建成467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全市22所特殊教育学校现有校舍面积共8.63万平方米,达到国家标准的仅有2所。
综合考虑全市普及残疾学生15年教育的基本要求,预计全市特殊教育学校(中心)在校残疾学生将由目前的2843人增至4318人,教学班将由目前的230个增至432个。
按照预测需求,对照《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56—2011)等国家建设标准,特殊教育学校建筑面积缺口达13.63万平方米,对照《义务教育阶段盲校、聋校、培智学校教学与医疗康复仪器设备配备标准》(教基二〔2012〕2号)、《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装备标准(试行)的通知》)(成教办〔2014〕5号)等配备标准,康复设备缺口达2820台(套)。
据悉,成都市特殊教育专项提升工程将采用分步实施方式推进,第一批项目共涉及3所市本级学校(中心)和18个区(市)县,投入资金约4.66亿元,自2020年起分三年推进实施。其余批次项目待条件成熟时适时实施。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