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20年3月11日,由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红十字会联合派出的第一支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共9人,携带大批医疗救治和个人防护用品等物资飞赴意大利开展援助工作。4月10日下午,中国首批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的5名四川成员平安抵蓉,这也是他们在刚刚结束14天隔离后的首次露面。
专家们是如何在意大利进行抗疫援助的?作为当事人,他们的救援感受如何?10日下午,三名专家组成员分别接受了四川发布记者的采访。
这次翻译经历跟以往的有什么最大的不同?中国首批赴意大利抗疫专家组成员、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吉晋告诉记者,翻译的压力特别大。
她说:“因为专家组所到的医疗机构、大学等都非常希望我们能分享一些中国的具体做法,因此,我们在意大利接受了非常多当地的采访。同时有很多发布会和采访都没有提前告知,往往到了现场才发现,有三十多台摄像机架设起来,而且是在Youtube上进行直播,这也是在意大利的行程中压力特别大的事情之一。”
那么她针对此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吉晋表示,自己是在3月10日接到确切消息要去意大利,而在此之前她已经做了近两个月的相关准备,储备了许多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专业知识、医学词汇。从接到指令到到达意大利,包括在飞机上,自己也不停在做关于意大利疫情的相关了解和准备。同时,也做好了中国国家卫健委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和第六版防控方案等相关翻译储备工作。回想起来,她笑道:“任务确实非常重。”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