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政府官网获悉,市政府办公厅于近日印发《成都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预案》明确,市级应急响应分为防汛应急响应和抗旱应急响应,按照水旱灾害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分为四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红色(Ⅰ级)、橙色(Ⅱ级)、黄色(Ⅲ级)、蓝色(Ⅳ级)应急响应。市防指适时启动、终止对应级别应急响应。
1.Ⅰ级(红色)应急响应
(1)Ⅰ级(红色)防汛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当发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件时,市防指启动Ⅰ级防汛应急响应。
①沱江或金马河干流发生洪峰流量重现期大于等于100年一遇的洪水;
②3条市管以上河道同时发生洪峰流量重现期大于50年一遇的洪水;
③大型水库、中型水库发生垮坝险情;
④全市8个以上区(市)县24小时普降250毫米以上特大暴雨,且降雨仍在持续;
⑤主城区(5+2)区域(成都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下同)24小时普降250毫米以上特大暴雨;
⑥其它需要启动Ⅰ级响应的情况。
(2)Ⅰ级(红色)抗旱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当发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件时,市防指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
①全市大面积干旱,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35%以上,旱情对农作物、人畜饮水等造成特大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遭受严重影响;
②其它需要启动Ⅰ级响应的情况。
2.Ⅱ级(橙色)应急响应。
(1)Ⅱ级(橙色)防汛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当发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件时,市防指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
①沱江或金马河干流发生洪峰流量重现期大于50年小于100年一遇的洪水;
②5条市管以上河道同时发生洪峰流量重现期大于20年小于等于50年一遇的洪水;
③重点小(1)型水库垮坝或大型水库、中型水库出现可能导致垮坝险情;
④全市5个以上区(市)县24小时普降250毫米以上特大暴雨,且降雨仍在持续;
⑤主城区(5+2)区域24小时普降150毫米以上大暴雨,且降雨仍在持续;
⑥其它需要启动Ⅱ级响应的情况。
(2)Ⅱ级(橙色)抗旱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当发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件时,市防指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
①全市大面积干旱,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25-35%,旱情对农作物、人畜饮水等造成重大影响;
②其它需要启动Ⅱ级响应的情况。
3.Ⅲ级(黄色)应急响应。
(1)Ⅲ级(黄色)防汛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当发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件时,市防指启动Ⅲ级防汛应急响应。
①沱江或金马河干流发生洪峰流量重现期大于20年小于等于50年一遇的洪水;
②3条市管以上河道同时发生洪峰流量重现期大于20年小于等于50年一遇的洪水;
③小(1)型水库、较大小(2)型水库发生垮坝险情或一般中型、重点小(1)型水库出现可能导致垮坝险情;
④全市8个以上区(市)县12小时普降100毫米以上大暴雨,且未来24小时仍有普遍暴雨天气过程;
⑤主城区(5+2)区域12小时普降100毫米以上大暴雨且未来6小时仍有暴雨天气过程;
⑥其它需要启动Ⅲ级应急响应的情况。
(2)Ⅲ级(黄色)抗旱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当发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件时,市防指启动Ⅲ级抗旱应急响应。
①全市大面积干旱,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15-25%,旱情对农作物、人畜饮水等造成较大影响;
②其它需要启动Ⅲ级响应的情况。
4.Ⅳ级(蓝色)应急响应。
(1)Ⅳ级(蓝色)防汛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当发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件时,市防指启动Ⅳ级防汛应急响应。
①沱江或金马河干流发生洪峰流量重现期大于10年小于等于20年一遇的洪水,并出现险情;
②2条市管以上河道同时发生洪峰流量重现期大于10年小于等于20年一遇的洪水,并出现险情;
③一般小(1)型、较大小(2)型水库出现可能导致垮坝险情;
④全市8个以上区(市)县12小时普降50毫米以上暴雨,且未来12小时仍有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或预计未来24小时全市仍有普遍暴雨天气过程;
⑤主城区(5+2)区域6小时普降50毫米以上暴雨且降雨仍在持续;
⑥其它需要启动Ⅳ级应急响应的情况。
(2)Ⅳ级(蓝色)抗旱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当发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件时,市防指启动Ⅳ级抗旱应急响应。
①全市部分区域出现旱情,受旱面积占全市或区域播种面积5%-15%,旱情对农作物、人畜饮水等造成一定影响;
②其它需要启动Ⅳ级响应的情况。(记者 张家华 赵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