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将在全国率先建立地灾防治志愿服务队伍

2020-04-28 09:42:00   四川观察

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探索开展“青春志愿·守护生命”地质灾害防治志愿服务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我省乃至全国首次将志愿者服务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尝试,将通过建立“青春志愿·守护生命”地质灾害防治志愿服务行动品牌,充分调动发挥志愿服务队伍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和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探索积累地质灾害防治志愿服务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案例,推动全省基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能力建设提档升级。

《通知》包括总体思路、服务内容、组织形式、工作要求等4部分内容。在服务内容方面,地质灾害志愿服务的重点内容聚焦宣传培训、避险演练和预警响应,提升基层广大群众识灾能力和防灾意识,提升预警响应时效和应急处置能力。《通知》要求,针对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空心村”及高风险区域,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调度指挥下,组织周边具有专业能力的志愿者与受威胁老弱病残群众及儿童进行结对帮扶,有针对性开展避险演练,确保预警时响应迅速、撤离果断、避险到位。

根据《通知》,从今年4月起将在全省范围探索实施“守护生命”行动,鼓励市(州)、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团组织在辖区内选择1-2个示范区域,试点开展省级地质灾害防治志愿服务活动,探索积累地质灾害防治志愿服务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案例。

《通知》要求,按照“就近、就便、定点、定向”的原则,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将建立地灾隐患点周边志愿者联系台账,把隐患点的培训演练、避险转移等与志愿者名录联系起来,汛期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每名志愿者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和演练,志愿服务时长不低于10个小时。  

《通知》明晰了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团组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工作职责,鼓励各地打造一批志愿服务项目和服务团队,挖掘先进典型和突出事迹,提高全社会对地质灾害防灾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蔚然成风。(记者 邓绍希)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