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拆一增”市民开放日,见证身边的城市美学

2020-04-29 23:15: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违建拆除了,围墙不见了,让我们市民在上下班的路上,就能感受到‘锦江春色来天地’的美好!”4月29日,成都市城管委展开“市民开放日”活动,成都市人大代表、政协代表和市民代表来到高新区、金牛区、青羊区和武侯区新打造的公园绿地示范区,见证“两拆一增”带来的改变,体会身边的城市美学。

高新区“勤勉园”  回家路变游园路

△勤勉园

天府一街天府大道与剑南大道交汇处,由闲置空地开墙拆违全新打造的“勤勉园”10000平方米的绿地,绿植成丛,竹篱清幽。辖区爱心单位捐赠的长椅静立步道一侧,体贴地为市民提供绝佳的休憩之所,让绿地更添暖意,提升了市民的参与感和认同度。

高新区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局园林处副处长刘敏说,这里紧邻成都七中、灯塔村,原地块内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被居民称为“城市癞藓”。高新区以“两拆一增”为契机,拆除围墙,设置步道、安放长椅,打造休闲小游园连接了地铁口和工作、学习、居住及游园的通道,把市民“回家之路”变成“游园之路”,为市民便捷出行创造了条件。

青羊区金沙滨河公园 推窗见绿,开门见园

金沙滨河公园

地上绿植满园,天上风筝漫天!在青羊区金沙滨河公园,附近市民趁着好天气,做运动、放风筝,好不惬意。园区内遍植芙蓉、蓝花楹、山茶、桂花……植绿面积达24000余平方米“金沙遗址”古蜀文化为设计主线,有机融合了熊猫文化,将“四季见花、花重锦官”的城市风貌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无论哪个角度,都是一幅充满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长廊画卷。

金沙滨河公园在点位建设初期,青羊区就将海绵城市理念、绿色廊道功能、宜居水岸建设、传统文化保护进行通盘考虑,拆除实体围墙300余米,打通了磨底河岸堤建设瓶颈,实现绿带贯穿。除设置可进入、可参与的健康绿道外,规划了成人活动区、儿童游乐区,并增设公厕、停车场等便民功能

市人大代表杨晓明一边看一边详细记录群众的意见反馈。他说,公园式街区绿地让城市功能不断得到提升和优化,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度。希望加快“两拆一增”的步伐,实现市民推窗见绿,开门见园的美好愿景。

金牛区金卉路小游园 时尚、活力、文化感

“自从这个小游园建好后,我觉得我的房子都提档升级了!”家住金牛区万科金域西岭的唐先生说。金卉路小游园点位原闲置时间长达13年,里面杂草丛生、垃圾成堆不说,还有社会杂乱人员,给小区安全带来隐患。2019年,金牛区将该地块纳入“两拆一增”重点打造点位,拆除原有临街围墙380米、违建300余平方米,清理垃圾、建渣共计300余立方米,增加开敞空间近1万平方米。通过增设休闲座椅、亭廊,配套建设环卫工人作息房和公厕,完善功能需求,同时融入成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元素,形成特色的茶主题空间,打造为一处融绿色生态、文化传承、时尚活力为一体的高品位、精致的休闲互动型公园。

武侯区七道堰

七道堰“两拆一增”示范片区起于成都市园林局苗圃基地,止于大石南路与菊乐路交汇处,全程约700米。该区域人口密集,多数小区修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周边基础设施陈旧、绿化破败残缺、缺乏公共活动空间,是典型的老旧居民区。2018年,武侯区按照市委市政府“中优”战略部署和“两拆一增”工作要求,将双楠“慢行步道”打造和“两拆一增”工作统筹推进,对市园林局苗圃基地围墙、违建房屋以及占用公共区域的违章搭建进行拆除,对道路绿化进行提档升级。2019年上半年,武侯区以“乐活双楠”为主题,启动成都市最美街道打造工作,通过植绿增花、增设休闲座椅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七道堰街整体环境品质,使其成功获选2019年上半年成都市“最美街道”称号。

据了解,2020年成都市“两拆一增”总体目标点位不少于1020个。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整治133个点位,正在实施整治403个点位。

共建、共治、共享

提升市民的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

“两拆一增”

让城市空间更敞亮

让城市绿意更新鲜!

 

四川发布记者 钟辉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