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月15日,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传承活动在绵阳北川启动,标志着全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本次活动主题为保护农村遗产,传承农耕文明,将在全省开展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传承工作,重点支持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和传统制作的农村生产生活技艺及相关产品。
来自全省20个县的48个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与保护项目集中亮相,包括北川羌绣、郫县豆瓣、越西彝族民间传统银饰工艺等。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等因素,不少农村生产生活遗产遭到破坏。四川作为全国唯一将保护和传承好农村生产生活遗产这项工作单独提出来的省份。日前,我省印发《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年内挖掘并建立《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名录》,重点支持20个县(区)开展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为面上推进积累经验。同时,力争到2022年,全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取得重大进展,传承和再创造能力、市场竞争力、从业者收入以及对农民就业的促进作用得到明显提升。(记者 李默 兰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