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途•扶贫语录】全国人大代表王永兰:20多年扎根基层,就是要让他们和我们过上一样的生活!

2020-05-22 20:22:00   四川发布

【编者按】全国进入“两会”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是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四川团”中有不少来自扶贫一线的代表、委员,履职道路上,他们有哪些“履途”声音?收获了哪些“扶贫”智慧?一起来看↓

代表名片:

王永兰(女)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党总支书记

皮肤黝黑、说话爽直、行动干练,见到王永兰代表的第一面,就给记者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作为一名村支书,一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从建言献策,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带上人民大会堂,到亲身上阵带货,推广当地农产品,这些年来,王永兰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为四川、为攀枝花、为米易人民发声,同时也用自身的行动践行着“扶贫”两个字。

△王永兰帮扶许桂秀一家

“要带动她能‘站’起来,从根本上脱贫”

四十多岁的许桂秀是独树村的一名村民。丈夫去世之后,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小孩,许桂秀一家五口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去年,女儿被诊断出白血病更让这个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30多万元的治疗费让许桂秀一家陷入了绝境。这个时候,王永兰和当地政府、卫生部门送来了第一双援手。

通过政府帮扶、发动党员和村社干部进行爱心捐助、筹集社会捐赠,很快解决了眼前的资金困境。但王永兰说:“筹款不是最重要的,主要还是要带动她能‘站’起来,从根本上脱贫”。

王永兰深知,对精准扶贫对象,低保和一时的筹款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她很快行动起来。“我们首先对她进行了产业帮扶,让她养起了200多只鸡和鸭,产值上万。同时,我们到镇上为她争取了一个公益性岗位,获得的资金可以帮助她自己的产业壮大,一批鸡鸭卖完,第二批还能续上。”王永兰告诉记者,为了让许桂秀有稳定的收入,自己还聘请了她到自家农家乐打工。“我每个月给她发2000元基本工资,加上提成,可以解决他们一家的基本生活问题。”

如今,通过各种帮扶,许桂秀一家建起了新房,脱离了贫困,重新过上了平静、幸福的日子。“她的大女儿现在已经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她把钱第一时间交给了妈妈,想要给爷爷、奶奶买一份礼物。”王永兰无不骄傲地告诉记者。

△王永兰帮扶许桂秀一家

全村人均纯收入超2.2万元,连续多年持续增长

帮助一户贫困户脱贫只是一个小小的写照。事实上,从1996年任独树村妇委会主任、2007年任村委会主任、2014年任村党总支书记至今,20多年来,王永兰把全部的心血都撒在了这片土地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全村人在她的带领下也收获了越来越鼓的腰包。

在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王永兰开始大刀阔斧地调整村里的产业结构。一方面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另一方面积极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独树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超2.2万元,连续多年持续增长。独树村也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村庄”“省级四好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巾帼文明示范村”……

同时,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到2017年,独树村的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目前,独树村已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南菜北调”基地,建成省级无公害雪梨基地6100余亩,发展樱桃2000余亩、核桃3000余亩,并于2019年新增樱桃和雪梨有机基地1200亩。此外,独树村还成立了全市第一个乡村康养旅游协会,目前已有农家乐70户,2019年接待各类游客斤2万人次,旅游收入约2000万元。

可以说,这一串串数据正是她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履途”印迹。

“走产业发展道路,防止返贫,让他们和我们过上一样的生活”

“现在很多贫困户的情况都发生了改变。比如生活环境改善了,穿着打扮上更讲究了,很多人还买上了小车,这些都是很好的变化,也是我亲身的感受。”王永兰感叹道,“从我参加工作到我走进人民大会堂,这些年来,我们(的贫困户)且不说已经从贫困到了富裕,但至少实现了从贫困到不贫困,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走产业发展的道路,防止返贫,让他们(指刚刚脱贫的贫困户)和我们过上一样的生活。”

2020年5月,在新的一年全国“两会”期间,王永兰带着当地群众的心声,提交了4份建议。这其中,有的是立足当地区位优势诉求巩固“三区三州”脱贫成果,有的是立足整个攀枝花寻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发展新机遇。这是一名村支书的高站位思考,更是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履职。

20余载,不忘初心。“履途”还在继续,这一位人大代表仍在持续发声、行动。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