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四川省服务业“4+6”产业项目集中开工,这次集中开工的产业项目都有哪些特点?四川“4+6”现代服务业体系如何构建?就此,《四川观察》记者在开工现场专访了省经济合作局项目管理处处长蔡玉洁。
“这次开工的项目有三个特点,一是投资规模持续提升,二是产业体系全面覆盖,三是呈现出“主干”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蔡玉洁介绍。
投资规模持续提升
据了解,此次集中开工的106个产业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超过16.17亿元,与2018年、2019年全省集中开工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相比分别提高4.18亿元、2.91亿元。
而这其中:50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投资额728.3亿元,占开工项目总投资额的42.49%;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额400亿元,充分体现了四川招商引资工作在抓大项目、促大发展的总体格局。
产业体系全面覆盖
“商业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体旅游作为四大支柱,一直都是我省服务业招商的着力重点。而疫情以来,医疗康养、科技信息等成长型服务业迎来了项目招引、落地布局的新一轮高潮。”蔡玉洁介绍。
这次四川省服务业“4+6”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服务业“4+6”产业项目就有101个,投资额达1659.83亿元,占全部开工项目总投资额的96.83%。服务业“4+6”细分领域几乎均有项目开工,其中四大支柱型服务业项目占比超80%,这也反映出我省服务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良好趋势。
“主干”引领带动 “多支”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成都市开工项目投资额超过500亿元,占比超过30%;环成都经济圈德阳市、眉山市,川南经济区的泸州市,川东北经济区的南充市,攀西经济区的攀枝花市,开工项目投资额均超过100亿元”,蔡玉洁表示。
这次全省服务业“4+6”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全省20个市(州)均有开工,10个市投资额超过了50亿元,区域分布更加均衡,呈现出“主干”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我省各地将以此次服务业“4+6”项目集中开工为契机,创新工作举措,大力引进引领性、带动性强的服务业企业和项目,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构建“4+6”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我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