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今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家通报去年以来全省法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参与禁毒人民战争,依法审判毒品犯罪案件的工作情况。
据悉,自去年6月以来,全省法院一审受理毒品刑事案件7857件,判处罪犯9256人。其中,走私、运输、贩卖、制造毒品罪5256件,占全部毒品案件的66.9%。当前,我省毒情呈现整体向好、持续改观的积极变化,但毒品犯罪形势仍然严峻。毒品犯罪案件数量略有下降,环蓉地区制贩合成毒品犯罪多发,涉案毒品种类多样,呈现传统毒品、新型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三代毒品叠加滥用的复杂局面。
今年以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凉山、成都、德阳等地中级法院已对刘和恩、余朝勇等一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行极其严重的罪犯依法执行死刑。全省法院继续加大对小额零包贩毒,引诱、教唆、欺骗、容留他人吸食毒品,非法生产、买卖、运输、走私制毒物品等犯罪的惩治力度,最大限度遏制毒品生产原料流通,最大程度挤压毒品消费市场。始终严格规范对毒品犯罪分子适用缓刑,确保刑罚执行效果,严格限制对严重毒品罪犯假释。
全省法院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不断推进禁毒宣传教育理念思路、内容形式创新,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识毒、拒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今年5月起,全省三级法院同步组织毒品犯罪案件专项审判月活动,集中审理涉毒案件约600件,公开宣判400余件,充分昭示人民法院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鲜明立场。此外,全省法院充分运用审判资源,就毒品犯罪案件审判中发现的治安隐患、社会管理漏洞等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有效参与禁毒综合治理。如成都中院建议将食品添加剂γ-丁内酯纳入易制毒化学品管控范围,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用于制毒。全省法院还针对利用物流寄递毒品、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易制毒物品管控等提出堵塞漏洞、严格监管的司法建议,助力禁毒防控社会体系进一步完善。(记者 晨迪 摄影 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