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这所小镇学校,为何能在全国禁毒预防教育名列前茅?

2020-06-26 11:46: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毒品一度让我人生失去希望,千万不能沾惹上!”6月19日,一堂特殊的课堂在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学校七年级一班开展。曾经的涉毒人员罗某现身说法,为孩子们亲口讲述了自己的痛与悔。 

△罗某现身说法,为同学们讲述接触毒品的懊悔

“这堂课非常有意义,对我们的触动很深。”该班学生王一涵谈到,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对于社会的认知还比较懵懂,她认为,一定要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拒绝毒品,远离损友,珍爱生命。

△同学们在课后写禁毒书信

新苗学校的学生结构非常特殊,全校近1700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占了总数的90.5%,像这样的禁毒教育,这所学校还有很多。学校建立了完善的禁毒课程体系,不但配备了禁毒专项教师,还邀请了当地公安担任法制副校长,并成立2000多人的新苗实验学校禁毒家长委员会,500多人的新苗实验学校校外禁毒志愿者。并且,特地编排了禁毒手语操、武术操、禁毒书信、书法课和禁毒展览室等,向孩子们潜移默化毒品的危害。

△同学们以往的禁毒手抄报、剪纸等作品展示

“二五六二五七,吸了毒品肌无力;三五六三五七,亲友见了都躲避。”记者在学校看到,课间,孩子们用着自创的禁毒童谣跳绳。据介绍,学校每学期开展禁毒大课间活动146次;每学期每班22节禁毒课;每学期22次在国旗下禁毒宣誓活动;每学期观看22次禁毒影片;每学期给父母写5次关于禁毒知识的书信。

△同学们和禁毒缉毒大队工作人员一起跳绳

为什么一个小镇上的学校,会如此重视禁毒教育?叙永县禁毒办副主任、县公安局禁毒缉毒大队副大队长游宇告诉记者,叙永县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线,素有“鸡鸣三省”的称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流动人口较多,这里成了毒品流通的“通道”,毒情较为严重。“要禁毒,严打毒品犯罪是一方面,未成年人的预防教育也至关重要,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社会,毒品预防教育17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新苗学校获得“全国毒品预防教育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而叙永县的新滋生贩毒率也从以前的20.3%下降到了1.8%。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