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招生计划为3880人、新增金融科技等8个招生专业(方向)、新生入校后有N次调转专业机会……6月25日,记者电话采访西南财经大学学生工作部相关负责人时了解到,西南财经大学今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3880人,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投放略有增长。施行“专业类+专业”招生模式和分数优先的专业确定规则,新增金融科技等8个招生专业(方向),新生入校后有N次调转专业机会。
“我校坚持质量优先内涵发展战略,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保持稳定,总招生计划保持在3880人左右。因取消自主招生,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投放略有增长。” 据该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有本科一批提前批、普通本科一批、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等多个招生类型,充分满足不同需求、不同类型考生的志愿选择。同时,该校施行“专业类+专业”招生模式。2020年设7个专业类招生与36个专业招生,为考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专业选择。按专业类录取入校的考生,先以专业类模式进行基础课程学习,后在各学院规定的时间内分流至专业类中的一个专业(方向)进行培养。采用分数优先的专业确定规则,依据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并安排专业,最大化满足考生专业需求。“我校承诺,对服从专业调剂、体检和政审合格的进档考生不退档。”
谈及2020年西南财经大学招生专业上的变化,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南财经大学2020年新增8个本科招生专业(方向):金融学(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包含在计算机类)、供应链管理(包含在工商管理类)、法学(法学与金融学双学位),另外由西财和美国特拉华大学合办的特拉华数据科学学院,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数学、物流管理三个本科专业。“这是我校顺应时代变革、主动引领‘新财经’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强跨学科、跨专业、宽口径、厚基础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据介绍,其中,金融学(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是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强强联合开设的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联合学士学位专业,2020年招生30人。采用“新商科+新工科”培养模式 ,依托两校在金融学、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的学科专业优势,共同培养既通晓金融理论,又掌握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技术,具有跨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精英。
与此同时,多样化选择和个性化的培养是西财的教育理念之一。“除经济学基地班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以外,我校新生入校后有N次可以调转专业机会。”该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该校新生入校一个月内可以参加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经济与管理国际化人才创新班、会计学(大数据实验班)、金融学(CFA国际化实验班)的选拔,选拔总人数300人左右。大一通识教育结束后,专业类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学生也可以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及条件范围内在全校范围内申请转专业;参加新组建的5个光华创新人才实验班的选拔,实验班实施小班教学“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培养”模式 、推行辅修学位制 、本硕连读制 、专业导师制 、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选拔总人数为250人左右。另外,符合条件的同学也可以选择修读辅修学位或者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我校将‘筑梦、助学、助人’相结合,构筑了一套‘奖、助、贷、勤、勉、补、偿’七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资助覆盖面达到100%。设立各类奖助学金50余项,每年资助金额达1.45亿元。”(记者 王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