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市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于2018年正式启动“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设,计划用3到5年时间陆续建成110个公园。四川发布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获悉,截至2019年底,“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已开工48个公园项目,建成22个,合计建成面积8700余亩,总投资60.84亿元。2020年将启动剩余公园的建设,计划年底建成30个公园,到2023年基本建设完成。
成都市“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建设坚持引入“公园+”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公园生态价值转化,经过两年来的建设,成都这座公园城市正焕发出蓬勃生机。
青羊区蕴初园
位于百仁生态区内,毗邻锦城绿道,占地面积48亩,于2019全面建成。公园立足生态本底,以“寻珍”为主线,根据地块地貌起伏变化,将川西林盘、江南园林、亭廊美景等嵌入园区,构建起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预留亭台、茶座等区域,充分发挥业态场景施展空间,打造出集生态体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公园。
(蕴初园生态景观)
新津县红石涵养湿地公园
位于新津县五津城区,占地面积1070亩公园,于2019年8月全面建成。园内打造了包括“寻梦森林”光彩节点、“拉膜景观”休憩节点、“花丛、花径、水岸”增彩节点等特色景观,布设了湿地观鸟镜、移动售卖车、观光游览车、哈罗共享单车等商业配套服务,在公园内新增轻饮、科普区和文创等产业配套服务,确保可持续发展。
(红石涵养湿地园复合型业态)
郫都区菁蓉湖公园
位于郫都区德源街道,占地面积450亩,于2020年5月建成。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重要功能配套点,围绕“一心、一环、两轴、四核、多点”布局,打造四个主题广场、多个景观节点,构建纯生态的原位自净系统和丰富多变的水系景观,有机连接创客公园、清水河湿地公园,形成3000亩高品质生态湿地景观。聚集爱思瑟国际学校、喜来登酒店、随锐人工智能+5G产业园、软通动力西南总部基地等项目,构筑“人、城、境、业”和谐相融的产业型公园城市示范区。
(菁蓉湖公园水系景观)
锦江区大观堰生态公园
位于中环路与静明路交汇处,占地面积占地63亩,于2020年6月全面建成。公园围绕水生态、水休闲、水科普、水安全四大策略,拟打造出一套集实现适应性防洪、雨水调蓄、废水净化再生、生物多样性修复、多样休闲和生态体验等多重服务价值为一体的城市综合绿色基础设施。
(大观堰生态公园绿色基础设施)
新津县骑龙湖公园
位于新津县普兴镇,占地面积500亩,现已部分落成,计划2021年2月全面建成。公园遵循“生态优先、低碳高效、四态融合”的规划理念,紧紧围绕“一心两轴三片”的空间布局,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绕滩为湾、扩河成湖、依湖营城”的生态景观。
(骑龙湖公园湖区景观)
成华区城东体育公园
位于成南高速北侧、成都理工大学南侧,占地面积192亩,于2020年6月开工,预计2021年6月完工。公园以“足球场”建设为主题定位,采用一轴、两纬、七区、十二景的景观布局,融合商业综合体配套设施,把绿色生态、运动文化和体育运动健身相结合,为市民提供一个运动健身、休闲休憩的综合性体育场所。
(城东体育公园效果图)
每一个公园都是一道风景,成都市正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做好公园场景策划、景观设计,加强产业植入,努力打造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消费的公园场景,推动公园城市价值转化。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