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解读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邀请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我市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等有关情况,深度解读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
发布会上,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杨俊围绕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等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取得成果等方面作了主发布。
五方面考量──
这次全会的主题是“主动融入‘双循环’、齐心唱好‘双城记’,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为何确立这一主题?杨俊介绍,主要有五个方面的考量。
一是坚持深学细悟、对表贯彻。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为根本遵循,以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关于抓好“四件大事”等部署要求为实践指向,始终确保城市发展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和战略取向。
二是坚持站位全局、服务大局。着眼“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点,立足成渝地区独特战略地位,全面强化成都对“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
三是坚持世界眼光、国际视野。摆位“双循环”新格局时代背景,立足更好发挥国内循环回旋空间和国际循环门户枢纽作用,积极抢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战略节点位置。
四是坚持遵循规律、科学作为。从成渝双核基本特征和比较优势的建构逻辑出发,系统谋划建设高质量增长极和动力源,擘画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协同共兴的科学路径。
五是坚持先行先试、引领示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指示,在系统总结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创新实践的基础上,率先探索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四个特点──
本次全会坚持新思想导航、新理念引领,统筹擘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背景下的城市发展蓝图。
在杨俊看来,体现出四个特点:主题鲜明主线突出、准备充分基础坚实、谋划深远部署系统、广泛凝聚各方智慧。
四大成果──
杨俊表示,本次全会遵循城市规律、顺应时代大势、坚守战略定力,延续深化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一系列战略谋划,作出了补短板、打基础、增动能、利长远的系列部署,取得了四个方面的重大成果。
第一,全会聚焦“两个大局”,进一步凝聚了主动融入“双循环”、全力服务国家战略的战略共识。
第二,全会聚焦唱好“双城记”,指明了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的方向路径。
第三,全会聚焦“改革创新”第一动力,明确了构筑城市比较优势和培育区域发展动力源的着力重点。
第四,全会聚焦先行先试责任担当,开启了探索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路径的新篇章。(孔维睿 记者 张家华 王琳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