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发展指数看效率看能力,上半年成都机场居中国内地首位

2020-07-20 16:37:00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今天,飞常准发布了根据全球各机场载客能力、航线网络、运行效率、周转能力等多个维度“检阅”而形成的《2020上半年机场发展指数(ADI)》报告。其显示,上半年成都双流机场的发展指数在我国内地千万级机场“朋友圈”中居首位,而在全球前50强机场中居第七位,排名较去年同期上升了十四位。

何谓“机场发展指数”?

飞常准相关负责人称,飞友科技CADAS团队依据自有数据及各方数据,构建了“机场发展指数ADI”,该指数涵盖载客能力、航线网络、运行效率、周转能力等多角度,使用科学的算法模型,全面观察机场运营表现,为评估机场的持续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今年上半年的新冠疫情给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航空业遭遇需求下降、运力减少、现金流短缺的行业性危机。根据飞友科技CADAS团队发布的今年上半年机场发展指数分析显示,受疫情影响,上半年机场实际执行航班普遍降低,全球TOP50机场(以2019年吞吐量计)发展指数平均分相较2019年骤降逾50%至3.1分。

针对机场的载客能力,发展指数使用时刻载客指数这一指标──

通过计算机场每时刻执行率、机型、客座率三项指标,得出机场每时刻承运旅客量期望,直观反映机场时刻载客能力。上半年,全球TOP50机场中仅迪拜机场时刻载客指数高于150,主要是由于其大型宽体机航班比例最高。

针对机场的航线网络,发展指数使用枢纽通达性指数这一指标──

通过计算机场可衔接的航线对,比较机场航班衔接性,反映出机场作为枢纽的通达性能力。美国芝加哥奥黑尔机场和亚特兰大机场分别占据是上半年全球机场整体通达性指数的前两位,中国内地机场由于上半年国际航班持续削减和一季度国内航班锐减,得分普遍较低。

针对机场的运行效率,发展指数使用运行效率指数这一指标──

通过综合考量机场计划航班量和高峰小时容量,计算机场产投比,反映机场运行效率。上半年,成都双流、深圳宝安、重庆江北、三亚凤凰、上海虹桥在全球TOP50机场中运行效率位列前五位。

针对机场的周转能力,发展指数使用客运周转指数这一指标──

通过计算机场吞吐量与机场所在城市常驻人口数量之比,反映机场的流转运输能力。即在同量级常驻人口的情况下,客运周转指数越高,相应运送的旅客更多。美国机场的客运周转指数普遍较高,这与美国人口分布密集程度存在一定关系。

从最终的得分分布观察,在全球TOP50机场中,受疫情影响,全球机场航班量骤减,上半年机场发展指数(ADI)得分均在5分以下,平均分仅3.1分,较2019年下降超过50%。迪拜机场(DXB)综合发展指数突出,位居首位。

而全球TOP50机场中综合发展指数得分最高的中国内地机场是成都双流机场(CTU),较2019年排名提升14位至全球第7名,主要是成都机场在载客能力及运行效率方面表现突出,得分较高。

从内地千万级机场得分情况看,今年上半年成都双流(CTU)综合发展指数突出,位居首位,其次分别为深圳宝安(SZX)、重庆江北(CGO)、三亚凤凰(SYX)和上海虹桥(SHA)。与2019年相比,重庆江北(CGO)提升最为显著,排名提高25位至第2名;成都双流(CTU)和温州龙湾(WNZ)均提升16位分别至第1名和19名。

据介绍,成都双流机场(CTU)的载客能力及运行效率两项指标在内地千万级机场中均得分最高,其中运行效率指数夺得今年上半年内地千万级机场第一名。(记者 杨富 供图 受访者)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