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脱贫攻坚伟业 定点扶贫合力”──省直部门(单位)定点扶贫成效展在成都举行。活动中,满载着凉山彝族同胞深情厚谊的手工彝绣制品精彩亮相,受到与会领导和嘉宾盛赞,现场“吸粉”无数。
今年5月以来,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云上众微”平台携手四川省妇联,全力助推凉山州妇联“彝心彝意·爱购凉山”助力脱贫攻坚爱心活动实施开展。
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三区三州”之一,是四川省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的地方。
但是,在凉山易地扶贫搬迁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同时,1513个易扶集中安置点的8万余名贫困妇女,由于受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环境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增收门路狭窄,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受阻、外出务工困难。
如何让这些彝族姐妹和她们的家庭“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我们从未停止思考、从未停止脚步。
在全国妇联领导的亲切关心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妇联持续推动凉山州“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纵深开展,积极帮助妇女居家灵活就业。
凉山州各级妇联聚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订单式培训贫困绣娘,让她们凭借一根银针、一双巧手,实现增收,实现有尊严、有温度、可持续的脱贫。
目前,已经有5000余名贫困绣娘报名参与培训!
一件件绣品的背后
是一双双勤劳的双手
是一颗颗感恩的心
是一次次自强的奋斗
是一份份脱贫的热切期望
更是一个个奔康的美好梦想!
这,
就是“彝心彝意·爱购凉山”
助力脱贫攻坚爱心活动!
这,
就是今天呈现在您眼前的
一双双手工绣袜、一条条精美围巾……
凉山妇女普遍对彝绣技艺掌握娴熟,经过培训之后,就可绣制出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手工彝绣产品。
每一件手工彝绣的图案都来自彝族的古老图腾:羊角纹、铁丝纹、水波纹、火镰纹……在彝族文化中,这些图腾代表着祈福纳祥,丰饶创造……每一件手工彝绣都饱含着彝族同胞的深情祝福。
每卖出一双袜子
绣娘就将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远高于她们出外打工的收入
只要订单能持续
5000多名凉山绣娘
就能靠着自己的手艺挣钱
留在家乡,照顾老人
也陪伴自己的孩子长大
这5000多个异地搬迁的家庭
就能实现“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命运,也将因此被改变……
不论您是单位、企业、组织、还是家庭、个人,都欢迎您订购手工彝绣产品,助力巾帼行动。
让我们一起携手
爱购凉山
助力脱贫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