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生态高效农业怎样摁下发展“快进键”?四川省农科院首席科学家告诉你

2020-08-07 15:05:00   四川发布

▲海拔2800米的火普村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万亩良田有风光,名荟异草亦寻常,科技示范惠彝民,美好生活在前方。

7月30日,四川发布记者在凉山州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看到,山麓上一片片蓝莓已经结果,半尺高的灵芝整整齐齐地矗立在培育棚中,高原生态蔬菜长势喜人……这个曾经的贫困县经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彝区农民赚上了“生态钱”,还准备吃上“旅游饭”,一片欣欣向荣。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四川省农科院科技的支撑。日前,就如何用科技为凉山生态高效农业摁下发展“快进键”,四川发布记者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首席科学家吕火明进行了专访。

请吕书记介绍一下,近年省农科院在凉山科技扶贫方面取得的成果?

吕火明:决战决胜全川脱贫攻坚,今年四川省农科院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以2019年未摘帽的普格、布拖、昭觉、金阳、美姑、越西、喜德7个贫困县为重点,统筹兼顾2019年摘帽的31个县(市、区)。根据不同地域特色,制定了包括高山特色稻、高山蔬菜、小浆果、蚕桑、中药材、苹果、食用菌、马铃薯和烟草等特色产业的详细的农业产业帮扶措施。


▲省农科院技术支撑下的现代高原生态蔬菜基地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省农科院围绕粮、油、薯、果、蔬、菌、药、草、肥等领域,有针对性的开展品种、技术攻关与大面积示范转化,进行枇杷、核桃、食用菌、蓝莓等产业振兴。科技助力西昌市建成10万亩全国最大克瑞森葡萄集中优势产区、德昌县建成5.25万亩全国最大果桑生产基地、盐源县建成43万亩西南地区最大优质高原苹果生产基地,实现贫困和民族地区优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发展。在多个在全省有影响的“稳粮、增收、调优、调绿”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基地带动下,贫困地区粮油作物普遍节本增效300—500元,经济作物每亩节本增效400—1500元;由省农科院自主创新的德优4727、成单30、川麦104等品种先后创造全省乃至西南地区高产纪录;把农业科技从前端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助力凉山农业发展,省农科院用上了什么“黑科技”吗?

吕火明:为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决策,响应四川省委、省政府扶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四川省农科院引入了不少自动化、智能化、机械化的农业设施,可以说为凉山农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

▲田间小型气象站


▲新一代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在火普村,我们的田间小型气象站实现了对基地内蓝莓生长环境数据的自动采集与监控,能精准监测空气温湿度、光照度、降雨量、风向风速以及土壤温度、水分等要素。根据天气情况分析,蓝莓标准化种植管理系统平台可以对灌溉用水量、用肥量进行统计,为蓝莓标准化种植提供精准的数据方案。还能对持续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田间土壤缺水等状态进行预警告知。提醒管理者及时启动生产应急预案介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高清图形采集系统对蓝莓种植苗情、虫情和日常生产作业等信息进行监测,便于专家根据远程采集的数据进行科学的种植指导。还有“新一代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按照蓝莓标准化管理模型和精准的田间土壤墒情传感器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灌溉,实现了全智能化的水肥灌溉管理,实现了采集、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可实时掌控农作物生长情况,并可以利用手机和电脑客户端,对温室内的设备设施进行自动化控制和远程控制,实现自动灌溉和施肥。

▲省农科院技术专家讲解现代农业栽培技术

在为凉山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智库支持方面,省农科院都做了哪些工作?

吕火明:作为全省农业科技进步的排头兵、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三农”工作的重要智库,省农科院整合全院60多个学科和专业领域科技力量,扎根脱贫攻坚第一线开展帮扶。我们着力推进人才培育和平台建设“双轮驱动”,以省农科院专家团队为依托,构建了省、州、县、乡“四位一体”的专家服务体系,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基层农技人员、高质量农民的分类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专题培训,为参与培训农户、贫困和民族地区基层农技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主等发放技术资料,在昭觉成立“乡村振兴讲习所”,开展常态化生产技术培训,有效搭建了本土农技人才培育平台,培养永不离土能战斗的农业农村“一懂两爱”乡土人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人才振兴基础,为建立长效稳定的“三农”人才培养机制积累了新经验,探索了新路径。

在凉山农业发展方面,我们下一步还将怎么做?

吕火明:下一步四川省农科院将继续不忘初心,践行使命,人民至上,为民族谋复兴。深入实施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科技支撑行动,带动科技人员通过“大专家带小专家,小专家带土专家,土专家带本土人才”,激发当地群众的内生动力,使科技成果更好融入乡村振兴中,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四川发布记者 钟辉  摄影报道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