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为加快智慧交通发展,促进信息化在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中的深入应用,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8月27日在重庆拉开帷幕。
大会举行了交通信息化形势分析主题报告会及多个有关于数字交通发展的分论坛,深入探讨交通信息化发展趋势,“撤站” 后高速公路信息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服务等创新发展及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联网、“互联网+”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高速公路的应用与展望。
会议同期举办了第二十二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技术产品展示会,集中展示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技术产品研发、应用的最新成果。代表四川高速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水平,四川省交投集团川高公司旗下的四川高路交通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应邀参会。该公司基于大数据、智能定位、车路协同等新技术新应用研发的“智慧眼”等三大核心信息技术亮相展会,为大会和参展嘉宾呈现了数字化加持下,高速公路的智慧化发展趋势,受到专家和行业人士的盛赞和好评。
四川高速“智慧眼”──让高速实现“秒级响应”、“分钟级处理”
如何实现路况事件与处置自动闭环联动?怎样才能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与打击偷逃费?这次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技术产品展示会上,高路信息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高速“智慧眼”──视频智能分析平台。
“智慧眼”展台负责人,高路信息公司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视频智能分析平台“智慧眼”是四川交投川高公司与阿里云合作,引入达摩院“城市大脑”团队30多套人工智能算法、和高德的实时路况分析能力,打造的典型视频智能应用与大数据可视化指挥服务系统。
目前“智慧眼”已经在成都绕城高速上进行试点,结果显示,“智慧眼”对高速路况的感知覆盖率超过90%,全部视频秒级处理──远高于业内分钟级水平。一旦发现异常,平台自动联系司机获得“一键定位”,并“一键通知”相关机构人员启动道路清理,让高速事故处理由“小时级”缩短为“分钟级”。
数据显示,借助“智慧眼”,成都绕城高速的年平均拥堵率已下降15%,同时运营工作量下降20%。自动分析拥堵程度,并发现道路潜在风险,将交通事故数减少20%。闭环运行效率提升50%,春运拥堵天数从2018年16天,下降为2019年6天。
目前,“智慧眼”已在云南成功复制,今年将在全国推广,还将上线米仓山隧道,通过全局三维建模、车辆精准定位和轨迹分析、数字化感知和安全风险实时预警等,破解隧道网络信息不畅等难题,准确定位困难和难以险情及时感知与报警等问题。
华为一体化运维平台──让高速公路运维效率提升5倍
随着ETC门架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高速公路沿线的外场设备数量与日俱增,设备的维护在日常营运管理中占据的地位也愈显突出。如何尽早发现设备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提升保障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基于智慧交通联合实验室,共同联创的智慧高速一体化运维平台能及时通过系统对设备的实时监测,自动预警,自动定位,自动派单。快速处理,业务可视,实现流程的自动化故障发现及时、操作简单、定位精准、维修针对性强,让路网机电设备运行状态得到实时监控、远程运维、自动派单快速维修,实现流程自动化管理制度化,实现技术人员价值最大化,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助力智慧高速建设。
川高系统服务区运营管理平台──让高速服务区管理更智能高效
“服务区平台”是一款覆盖服务区综合管理、日常养护、商业运营的智慧化服务区整体解决方案。它通过整合硬件设施设备、汇总服务区信息、数字化业务流程、智能化管控运营状态,全面提升川高公司服务区的运营管理服务水平。
目前服务区平台已上线运行近3年,包括川高与17家路公司在内的18家公司使用,经过不断的更新迭代,功能扩展、易用性提升 ,逐步形成了标准的服务区管理方式与管理人员考核体系,解决了因服务区数量多且分布分散所带来的管理效果不佳、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标准落地困难等痛点问题,为未来服务区智能分析处理、业务决策、智慧化服务管理等提供借鉴参考。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钟辉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