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看变化 | 专访剑阁县委书记张世忠:夯实大蜀道核心区定位  加快建设成渝生态康养“后花园”

2020-08-31 22:35: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剑阁归来不看树。”8月31日,“一年看变化”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报道团走进广元剑阁。中共剑阁县委书记张世忠在接受四川发布记者采访时,介绍了剑阁县一年以来的文旅发展成果和经验,并提出下一步剑阁县将主动融入双城经济圈,持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这块金字招牌。

作为全省首批县域文旅发展领头羊之一,一年来,剑阁县为“名县”注入了哪些新东西,取得了哪些新成绩? 

张世忠:一年来,剑阁县以荣获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为新起点,深度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紧紧围绕省委彭清华书记提出的“天险蜀道·雄关剑门”主题定位,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文旅发展大会精神,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聚焦巩固提升,聚力全域发展,进一步做实叫响擦亮“天府旅游名县”品牌。

2019年,全县接待游客1000.2万人次,同比增长12.2%;旅游产业综合收入122.9亿元,同比增长11.2%;荣获“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中国楹联文化县”等殊荣。

一年来,剑阁县从着力基础设施建设,做实服务支撑、着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着力城市品质提升,完善配套功能三方面着手,做实叫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

一年来,剑阁县是如何聚焦市场巩固拓展,持续提升旅游名县影响力的?

张世忠:一年来,剑阁县紧紧围绕省委彭清华书记提出的“天险蜀道·雄关剑门”主题定位,瞄准高速、铁路、航空三条交通线路,依托“大蜀道”和“天府旅游名县”两大品牌,紧盯港澳、日韩、欧美三大主要境外客源地,切实抓好城市、联盟、境外“三大”市场宣传营销工作,进一步提升天府旅游名县影响力。

其中,剑阁县紧紧依托“大蜀道”和“天府旅游名县”两大品牌,强化联合协作,实现抱团发展。联合蜀道沿线11市文旅部门、11家景区,成立大蜀道旅游联盟,签订文旅经济协同发展协议、发表共同行动宣言。主动当好“盟主”,高质量承办大蜀道文化旅游节和中国“关隘文化”大讲堂,推出5条蜀道文化精品游线,推动联盟城市协作开发蜀道文创产品。

省委、省政府提出文旅融合发展中要创新富民共享机制。今年正值脱贫攻坚收官年,剑阁作为天府旅游名县,是如何助力脱贫攻坚的?

张世忠:近年来,剑阁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惠民富民为根本出发点,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走出一条“核心景区带动、旅游线路拉动、产业融合联动、能人示范互动”的旅游扶贫新路子。2019年,财政投入旅游公共基础设施资金5亿元,实现撬动社会资本30亿元投资文旅产业,有效拉动交通、餐饮、住宿、房地产、商贸、物流等产业发展,带动城乡6.2 万人就业,16个乡镇35个村1.86万人脱贫奔康。

其中,以剑门关国家5A级景区为主,带动周边乡镇贫困户参与景区旅游服务,以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为根本,组织景区周边征地贫困户将征地补偿款及到户扶持资金入股到景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参与分红,实现增收。产业融合联动方面,重点打造“食养”“天养”“动养”“康养”“文养”产品,建成文旅、农旅、康旅产业示范园区60余个,全县13.25万人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受益,有效促进贫困群众就业。

作为大蜀道文旅发展的核心区,剑阁县在大蜀道文旅品牌建设上有何重要抓手?是如何借力大蜀道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

张世忠:剑阁作为大蜀道的核心区,目前县境内尚有保存完好的古蜀道77.68公里、千年行道古柏树7803株。近年来,剑阁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加强蜀道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坚持从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融合、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着力,努力把剑门蜀道建成一条“休闲观光大道”“文化体验大道”“徒步健身大道”和“产业惠民大道”。 

广元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生态康养“后花园”的目标定位。请问,下一步,剑阁县将如何主动融入双城经济圈?

张世忠:剑阁将进一步突出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机遇,强力实施文旅产业发展三年攻坚行动,力争年游客人数超1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150亿元,旅游从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达15%以上,努力把剑阁建成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县和大蜀道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其中,重大项目引领方面,将大力推进剑门关华侨城、剑州温泉小镇、剑门铁皮石斛康养园等已签约项目的投资进度。全面实施剑门蜀道修缮保护工程,加快推进大蜀道博物馆、大蜀道山水实景演艺、剑门渡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深度开发精品游线方面,将以剑门关5A级景区为主,突出错位、补位发展,串联特色景点,积极开发蜀道特色游、红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等“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精品游线,变“盆景”为“风景”,形成优质旅游线路,增加游客留剑时间。

此外,还将依托剑阁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养生养老产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大量吸引老年人群到剑阁旅游休闲和养生养老,既补需淡季旅游,又做强康养产业,努力把剑阁建设成为成渝地区旅游休闲康养“优选地”。同时,创新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整合全县红色旅游资源,打好“红色牌”“生态牌”,规划建设剑门关干部学院、红军干部学院等培训机构;依托红色遗址、红军博物馆等规范化建设党性教育基地、军事教育基地,积极催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宫小昀 陈俊州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