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线也要通了!成都轨道连续第15次以最高标准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

2020-09-04 14:57: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3日,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首开段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并获得专家组“18号线首开段具备初期运营条件”的最高标准评价。这是2020年成都轨道交通开通新线中首条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的线路,也是成都轨道连续第15次以最高标准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将为后续线路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线路开通起到较好的示范效果。

全国最快开进中心城区的市域快线

轨道交通18号建立“成都经验”

2020年9月1日至3日,受成都市交通运输局的委托,由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上海上交协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主办,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成都市轨道交通18号线首开段工程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会”在蓉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1位轨道交通专家,对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首开段工程初期运营条件进行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

18号线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东进”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全国最快开进中心城区的市域快线,开通后将高效服务于成都市区、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和天府国际机场,对整体优化成都市“东进”交通网络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成都轨道集团高度重视,对标行业最新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规范,并在前期新线筹备经验的基础之上,及时总结系统建设及调试经验,结合市域快线、交流25kV供电、快慢车混跑等特点,创新探索PPP线路筹备工作新模式,逐步形成以全委外维保、专业架构融合、快线司机培养为特色的市域快线规范标准──《成都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初期运营安全评估技术规范(试行)》,为18号线首开段以及后续新线筹建、运营安全评估提供了可靠参考和依据。

最高标准通过专家评审

全面对标逐条落实为开通初期运营奠定基础

通过为期3天的全面评估,18号线首开段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并获得专家组“18号线首开段工程具备初期运营条件”的最高标准评价,这是成都地铁新建线路连续第15次以最高标准通过专家评审。

本次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主要分为专题汇报、现场踏勘、系统测试及讨论评议四个阶段。安全评估期间,专家组先后听取了成都轨道集团关于18号线首开段建设情况、初期运营准备情况及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公交接驳方案的汇报。同时,依据成都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初期运营安全评估技术规范及其他相关政策、标准要求,结合预检查情况,专家组分为总体组、土建组、设备一组、设备二组、初期运营准备组5个小组,实地检查了18号线首开段世纪城至世海1号风井区间、海昌路至世海2号风井区间、9座车站、1座车辆段及2座主变电所以及新苗控制中心等运营关键场点。此外,专家组还先后对18号线首开段列车运行防护功能、车辆安全防护功能等27个科目进行抽查测试检验。

专家组认为, 18号线首开段工程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工作准备充分,资料齐全;车站、区间、装饰装修等完成工程验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提供34项测试报告经专家审阅通过;系统功能和系统联动抽查测试检验符合要求;运营组织与人员条件已具备,运营管理、应急预案完善,并开展了相应演练;公共交通接驳方案合理;试运行满三个月,按照初期运营开通时列车运行图连续组织行车20天以上的8项关键指标符合要求。

轨道交通18号线

【线路概况】

轨道交通18号线首开段是成都首条以PPP模式建设和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也是成都轨道交通中首条采用交流25kV接触网供电的市域快线,设计最高时速140km/h,考虑双机场一体化运行,在共线段预留160km/h运行条件,标志着成都轨道交通正式进入快线时代。同时,18号线首开段作为今年成都轨道交通开通的第一条新线,开通后将为天府大道廊道通勤客流需求提供便利,进一步完善成都市轨道交通骨干网,缓解城市南北发展轴交通拥挤,增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及东部新区的联系,充分发挥轨道交通成网后的快速交通服务功能,为广大市民乘客带来更舒适、更便捷的地铁出行体验。

2017年2月28日,首台盾构始发;

2019年1月29日,首开段“桥通”;

2019年5月31日,首开段“洞通”; 

2019年9月30日,首开段“轨通”;

2019年12月24日,首开段“电通”;

2020年6月1日,首开段完成系统联调;

2020年6月2日,首开段启动空载试运行。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