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7日,“一年看变化”天府旅游名县集中采访报道团走进峨眉山市。峨眉山市副市长张永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峨眉山市一年以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的进展成果和经验举措,以及在疫情期间发挥天府旅游名县的引领作用。
记者:“文旅融合”作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峨眉山市创建成功后在推进文旅融合上进展如何?
张永彪:我们连续两年以“文旅兴市年”作为经济工作主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桶水、一瓶酒、一杯茶、一盅汤、一展会、一套拳、一台戏、一首歌、一根针”的“九个一”文旅新业态,成立了“峨眉学”研究会并出版了《峨眉学》丛书,以文旅带动工旅、体旅、农旅等业态亦深度融合发展。由王潮歌执导的《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已于去年9月盛大开演,成为峨眉夜游活动的新选择和打卡圣地;农夫山泉峨眉山工业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全球第二大洋酒集团保乐力加威士忌生产基地正按4A级景区建设;飞拉达野外攀岩探险、蒲公英滑翔伞等体旅融合项目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李花节、桃花节、苦笋采摘节、新农村文化旅游节等乡村旅游品牌活动日趋成熟,建成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各1个,旅游扶贫示范村2个、精品民宿点位2个、茶旅融合示范点5个等,以天府旅游名县助力全域旅游大格局成效显著。
记者:围绕提升天府旅游名县创建成果,峨眉山市还做了哪些行之有效的举措?
张永彪:除了上面提到的我们在提升产业融合方面狠下功夫外,我们还在“练内功”“重营销”“优环境”等方面“精耕细作”。
练内功是2019年,我市提出千亿文旅产业项目计划,并实行重大项目带动牵引,优选出示范带动性强、文旅特色鲜明的项目25个,总投资约408.2亿元。重营销主要是作为东道主,成功举办了第四届“茶博会”、第五届旅游投资大会和第六届旅博会、第二届“药博会”、第八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第四届峨眉山花海音乐节、2019春节百姓大联欢演出,吸引了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游客的青睐;开展“峨眉山市第二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征集作品800余件;举办《唱响峨眉》主题歌曲征集赛,共征集20首优秀歌曲,完成10首金曲录制。作为天府旅游名县联盟单位,2019年赴北京、成都、西昌、重庆、都江堰、汶川、广安、宜宾等地开展文旅宣传推介和展销10余场次。2019年,我市共接待游客1885.83万人次,同比增长20.0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5.82亿元,同比增长15.48%。
优环境主要是坚持依法治旅,加强文旅执法力度,全年检查景区景点129次,发出书面整改通知31份;暗访检查旅游购物场所8次,立案查处2件,对24家重点购物场所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逐一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同时,加强全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文明服务、微笑服务和职业素质、技能水平的提升培训,通过举办举办旅游服务技能大赛,形成“你争我赶”的争优氛围;开展“扫黄打非”系列专项活动,依法取缔文化市场无证经营场所和非法电台,检查各类经营单位345家次,查处无证娱乐场所1家,涉嫌非法出版物4册,行政处罚网吧1家;及时处理投诉,2019年共协调处理旅游投诉22起,处理率100%,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游客满意率98%;及时处理群众举报文化案件11起,回复率100%。
记者:针对“疫情下的旅游业”,峨眉山市是如何发挥天府旅游名县引领作用的?
张永彪:自1月24日旅游业停业以来,我们迅速反应、科学应对,做到了“一个率先”—在全省率先关闭所有A级景区、宗教场所,取消所有公共活动,“两个没有”—没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没有重大负面舆情,“三个带头”—带头向医护工作者免费开放景区、带头转产民用口罩和医用防护服、带头复工复产。
站在文化旅游这条线的前面,我们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双促进”。一方面,从强化检测监测、全面联防联控着力,实行文体旅企业每日登记报备、每日进行区域消杀并加强员工培训,同时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告知书》并张贴在受检单位告知栏或显眼区域等。另一方面,从有序复工复产、做好物资保障着手,出台了峨眉山市“稳就业”9项措施和《峨眉山市有效应对疫情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政策措施》;通过贷款金融支持、税费减免、加强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工作措施,累计兑现免税、减租、水电气优惠、退保证金、培训补贴等共计876.62万元,为9家文旅企业落实优惠贷款11.82亿元,大力扶持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恢复。
记者:对于以上这些变化,作为分管领导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张永彪:最大的感受是我们能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并在后期收获这么多成果,一个是体制机制的保障,一个是资金政策的保障。
体制机制的保障,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归功于景城一体改革,由峨眉山市党政主要领导分别兼任景区党政一把手,规划、建设、管理、保护、执法都一体化运作,实现了“一支笔画图、一张谱奏乐”,集中力量办大事;再加上2018年机构改革契机,峨眉山市应势开拓“文旅融合”新路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天府旅游名县的成功创建=“景城一体”+“文旅融合”。
再一个是资金政策的保障,早在创建之前,我市就每年设立500万元旅游发展基金;创建当年,我们议定拿出1500万元文旅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且要求每年不低于1500万元、力争三年内达到5000万元,并配套《鼓励投资文旅产业项目的实施意见》《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等政策,吸引各方优质资源参与发展、分享红利。
我们将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典范城市”总体定位和“生态立市、文旅兴市、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以天府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巩固提升为抓手,坚持做好“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让“文化+旅游”最终实现“1+1>2”之成效。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鑫 宫小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