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今日揭牌 将打造辐射全国的网信人才培养基地

2020-09-14 14:29: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9月14日,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揭牌暨四川网信云课堂发布仪式举行,第一期“网络风险防范化解培训班”学员也于当天报到。这个已纳入全国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库”的培训基地,自建设起就备受关注──它建在哪里?培训什么?怎么运作?

立足四川辐射全国──

“一体两地”共育网信人才创造力

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

有的放矢培养人才──规划建设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网信委要求的具体举措,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政治引领,被中央网信办和省委网信委寄予厚望:纳入全国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库”,将参与全国网信人才培训工作;作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承担相应的全省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基地由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教育厅、人社厅联合授牌。

基地实行“一体两地”布局,在成都和宜宾均设置培训基地,两地一次性培训直接承载量超1800人,其中成都近千人。随着第一期“网络风险防范化解培训班”学员报到,基地正式启动教学,也迈开了“五年规划”的宏伟步伐──分阶段打造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全面建成体系化正规化产业化新型互联网学院。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房方介绍表示,基地是“在学习调研中起步开局,在比选优化中落子布局”,以建设模式和运行模式创新为牵引,以激发持续内生动力为驱动,推动要素支撑模式变革、人才培养方式变革、未来拓展形式变革。

缺什么补什么──

“套餐式”培训可由需求方“点餐”

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当下网信人才发展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短板”:党政干部互联网思维和数字治理能力亟待提升;网络社会新技术、新职业、新岗位的空白亟待填补;着眼未来新兴人群青少年的网信启蒙教育亟待突破。

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的教学方向,就是要力补“三大短板”。 将设置主体班、专题班、研修班、资质班四类班次,以实践、实战、实操能力培养,分级分类开展素能提升和资质培训。
   
据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概论是基地人才培养的“开班第一课”和“从业必修课”。

在此基础上,基地将提供“套餐式”培训可由需求方“点餐”──自主研发教学大纲,推出“菜单式”“套餐式”培训项目,实行“点餐式”“个性化定制”,场景式、体验式、浸入式教育。

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展示了第一批“套餐”:媒体融合、网络直播、网络安全应急演练、网络综合治理……课程紧扣当下热点和焦点问题,学员将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交流研讨、实战演练和现场教学中,学到一揽子应对方案和技能。业界专家、实战先锋、企业人士、网媒新锐、领导干部……目前已有近100名省内外优质师资加入教学队伍。

据悉,第一批“套餐”已受到外界热烈反馈。

跨界合作业内互动──

探索人才培养共建共享的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应该也能够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探寻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共享的新路子。

基地秉持“产研训融合、政企社协作”思路,创新资源配置方式,采取市场化路子、多力量参与,企业化管理、多层次运行,品质化设计、多资源聚集,由省委网信办全程主导,包括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教室打造、教学设置、师资构建。目前,基地聚集整合了省内外知名网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产业园区等资源,将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依托、以基地为载体。

基地配套“一中心”、“一联盟”、“多伙伴”的“1+1+N”支撑体系:正在赋能升级的四川省网信人才发展研究中心,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的四川省网信人才发展联盟,以及众多省内外战略合作伙伴,构建“平台共搭、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学科共建、标准共商”新型互动合作形态。奇安信科技集团是国内头部网络安全企业,也是参与基地建设的企业之一,集团助理总裁范冬梅认为,四川省网信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范围来看是种创新:理念新、模式新、形态新。

四川省委网信办副主任黎召阳形象地将这一运行模式概况为“主”字运行模式,认为核心在于紧跟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推进人才发展,重点在于吸引网信领域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关键在于省委网信办全程主导,将政治引领贯穿始终。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张药滟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