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侦破网络犯罪案件1423起 四川公安公布今年打击网络犯罪“成绩单”

2020-09-14 17:39:05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共侦破网络犯罪案件14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90名;共侦破黑客案件3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8名……在今天下午举行的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四川公安新闻通气会上,四川省公安厅面向社会公布了今年我省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的“成绩单”。

据了解,今年我省以“净网2020”、“护网2020”专项行动为依托,全方位构建打击网络犯罪工作体系,实施生态打击策略,全链条打击黑客攻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跨境网络赌博和利用疫情实施的网络诈骗等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取得了显赫战果。

组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

严打涉疫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组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7×24小时不间断运转,全力开展网上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首先是严厉打击各类涉疫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其中以打击侵犯“武汉返乡人员”、“高热咳嗽病人密切接触人员”等人员个人信息、利用疫情实施网络诈骗、销售假冒伪劣抗疫医护用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为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共发现预警涉疫违法犯罪线索530条,行政处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人35名,侦办涉疫网络犯罪案件26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8名。

同时,全面加强了属地电商平台排查整治专项工作。重点查处整治以虚假身份信息开设店铺、兜售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健康证明等违法行为,共排查属地电商平台113家,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41份,督促5家电商平台停业整顿;依法查处了一批通过电商平台制售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入境核酸检测报告单、社区登记证明、健康登记表的不法分子。

此外,公安机关积极开展了涉疫网络舆论引导和新闻宣传工作,累计清理涉疫违法有害信息1.3万余条,发布辟谣贴文700余条,依法处理编造、传播涉疫谣言违法犯罪人员800余名。第一时间澄清了“成都封城”、“公安局巡逻队在街面抓不带临时通行证的居民”等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的谣言,缓解了群众恐慌情绪。通过网警巡查执法账号、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涉疫网络犯罪典型案例113件次,取得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

全链条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

侦破黑客案件32起

今年是“净网”系列专项行动的第三年,全省公安网安部门对各类网络违法犯罪实施全链条打击,不断压制萎缩其活动空间。截至目前,全省共侦破网络犯罪案件142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890名,20起重大案件被公安部挂牌督办,督办案件数居全国第四,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其中,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黑客攻击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共侦破黑客案件3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8名;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7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2名。同时重点打击跨境网络赌博犯罪活动,全省公安网安部门多警种合成作战,共侦破跨境网络赌博案件224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672名,扣押、冻结赌资近5亿元。

针对各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相互交织,形成黑灰产利益链条的趋势,全省公安网安部门瞄准关键节点,以“斩链条,铲土壤”为目标,集中力量打击网络诈骗、网络淫秽色情和网络贩毒等犯罪活动和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和支付服务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共侦破案件4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25名。

全面推进网络乱象整治

督促在线教育学习APP堵漏洞

针对网络乱象复杂化、体系化的特征,全省公安网安部门严格贯彻落实“一案双查”制度,依法对案件办理中发现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不履行网络安全责任义务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今年以来,全省共启动“一案双查”53次,依法查处不履行网络安全义务的互联网企业和网络运营单位59家。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移动APP违法违规采集公民个人信息问题,不断强化对移动应用市场整治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采集公民个人信息APP查处力度,共依法查处违法违规采集公民个人信息APP运营企业73家。

同时,全省公安网安部门加强对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安全评估,共完成安全评估任务961个,下发限期改正通知书151份,依法查处落实网络安全义务不到位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51家。

针对疫情发生后“停课不停学”的情况,公安机关开展在线教育信息系统、具有在线教育功能的APP专项整治,督促45个存在漏洞隐患的在线教育学习系统及时整改中高危漏洞163个。此外,公安机关还广泛宣传APP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典型案件,营造强大舆论氛围,警示、倒逼有类似超范围采集个人信息的企业主动开展自查,及时梳理并销毁了违规采集的公民个人信息数据。此外面向互联网企业,扎实开展网络安全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面向税务、网信、国资委等部门从业人员,共举办专题培训181场4万余人次。

温馨提示:

四川公安提醒广大网民,要增强上网安全意识,上网设备要安装正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妥善保管个人信息,不要浏览网络淫秽色情、赌博等违法犯罪网站,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不随意在陌生网站注册信息,不随意连接陌生WIFI,不随意扫描二维码,尽量设置强度较高的密码并定期更新。

要增强鉴别能力,谨防就业诈骗、兼职诈骗、刷单诈骗、招生诈骗、中奖诈骗、公检法诈骗、冒充熟人诈骗等各类通信网络诈骗,谨防以招聘、社保卡生存认证等为幌子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要养成健康上网习惯,不从事、不参与黑客攻击破坏、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组织考试作弊、赌博、诈骗、传播淫秽色情等各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对扫码解封微信、QQ号、出租收款二维码、代办信用卡电话卡等,要保持高度警惕,切莫因贪小便宜、图方便而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要树立网络主人翁意识,发现有人参与、从事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发布有害信息的,请及时向属地公安机关举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让我们携手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共建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记者 杨甦 图片由省公安厅提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