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网警为你“支招”!

2020-09-16 22:02: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带来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被滥用的风险。记者从省公安厅获悉,近年来,网络上的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事件层出不穷,因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引发的一系列电信诈骗、绑架、敲诈勒索等刑事案件和负面舆情事件逐年成增值趋势。严重侵害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扰乱社会良好的公共秩序、引发社会信任危机。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特点

根据公安机关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例不难看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色产业链分为三部分:信息泄露源头、信息加工贩卖中间商、信息使用者。

信息泄露源头:一是黑客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获取;二是各行各业的内部人员泄露信息;三是公民主动提供或安全意识不强无意泄露。

信息加工贩卖中间商:被泄露的原始数据,除直接倒手转卖或利用外,为获取更高的利润,不法份子会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目的是为了融合更多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例如,黑产人员通过冒用他人手机号码,注册微信、支付宝、虚拟身份等,通过这样的二次加工提升信息价值。

信息使用者:这是造成直接和严重危害的环节。黑产人员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对公民实施电信诈骗、绑架、敲诈勒索等刑事案件。2019年我国收到网络诈骗举报15505例,被骗总金额达3.8亿元,人均损失为24549元(来源于360企业安全、猎网平台《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

网警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信息收到侵害的风险点无处不在,办理注册会员、开通电话卡、网上购物等凡是涉及填报个人信息之处均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在办理电话卡时,尽量去正规运营商网点办理;在开通APP会员时要提高警惕,对于来源不明的认证页面、APP,不要留下个人信息;购物时不要轻易留下电话号码,以防被别有用心的犯罪分子倒卖交易。

典型案例

凉山“3.21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案件基本情况

一、案件来源

2020年3月21日10时许,被害人吴某某到德昌县公安局报案,称自己在网络上被人以诱导赌博的方式诈骗一百余万元。经初查:被害人吴某某在网上添加了一个QQ好友,该QQ好友推荐吴某某到一个名为“萬科彩票”的app进行网上赌博。在案件侦办过程中,德昌网情大队民警发现受害人有一笔资金流向非常可疑,根据资金情况循线深挖,打掉一个非法窃取并为境外诈骗、赌博集团提供公民个人的信息的犯罪团伙。

二、侦办情况

通过一个多月的侦查,民警发现犯罪嫌疑人陈某伟、钱某聘请专业网络编程人员,勾结外省某电信运营商下属公司营销人员,使用网络编程技术,将非法程序放至电信、联通的云主机、堡垒机、租户平台上,窃取访问特定网页URL的电话号码,并自行建立云储存大数据库,向将信息倒卖给兜售给专业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中间商”。“中间商”将购买来的数据转手交易给境内外从事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个人和团伙,再由诈骗团伙等通过筛选,找到合适下手的“优质客户”,从而实施精准诈骗。

三、抓捕战果

4月,在省厅网安总队和凉山网安支队的协助下,德昌县公安局民警辗转辽宁、重庆、内蒙古、新疆、湖南等十余个省份,一举抓获本案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嫌疑人6名,扣押作案手机30部、银行卡60余张、汽车2辆、诈骗资金600余万,串并跨省系列电信诈骗案10起,涉案金额一千万余元。

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成都“成都某学院学生被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基本情况

一、案件来源

   2020年4月3日,成都某学院在校大学生黄某登陆“个税所得税”APP,发现其被成都某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申报保险代理人(即保险营销员)佣金。后经学校统计,该校268名在校大学生信息被该保险代理公司盗取,并在“个人所得税”APP中登记申报保险代理人佣金,申报佣金总额达960余万元。案发后,省、市、区三级网安部门高度重视,新都区公安分局在上级指导下,第一时间立案侦查。

二、侦办情况

经查,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该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扣税义务人)使用成都某学院291名学生信息在“个人所得税”APP申请扣税。通过梳理发现,2019年初,在该学院组织下,该校学生统一购买了某保险公司提供的“学生平安险”,而该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法人何某、财务杨某、杜某等人与保险公司保险销售人员姜某有重大关联。进一步侦查发现,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间,该保险代理有限公司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4698条,并利用这些个人信息虚增公司保险代理人及佣金支出的方式,一方面降低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应缴税额,偷逃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冲抵保险代理人的账面佣金金额,降低人均申报佣金金额,以逃避保险代理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

三、抓捕战果

截至目前,该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三名,现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过程中。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