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六大发展路径 省工商联发布促进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指导意见

2020-09-17 09:58:00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9月16日,四川省工商联印发《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记者获悉,这在全国工商联系统中尚属首次。

《意见》指出,加快转型升级是民营企业适应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民营企业获得持续市场竞争优势的内在所需,也是民营企业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选择。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坚持优化结构、内涵发展;坚持量质并举、质效优先;坚持集约集聚、协同发展。要坚持由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始终发挥民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节、行业自律,促进民营企业主动走转型升级之路。坚持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推动企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增强企业专业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既重视增量的投入,又重视存量的优化,用高水平的增量来激活带动存量,增强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后劲。坚持由粗放分散发展向集约集聚发展转变,通过搭建园区平台、产学研平台以及产业联盟等实现企业关联发展、集群发展、协同发展、抱团发展,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

实施“六大工程” 促进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意见》明确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六大发展路径。

一是实施企业数字化“改造工程”。广大民营企业要主动融入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将加快数字化运用作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和“加速器”。主动与区块链、大数据、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有效嫁接。有条件的企业要融入体验消费新时代,深度挖掘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发展机遇。暂时不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制定数字化发展方案,加强借力蓄势,谋求弯道超车。

二是实施提质增效“瘦身健体工程”。广大民营企业要聚焦做优做精主业,着力瘦身健体,根据产业、技术生命周期,及时退出夕阳产业、落后产能。要对自身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评估,有必要的要进行战略重组、专业化整合,情况不理想的要守住现金流,降低负债率。

三是实施创新发展“新赛道工程”。广大民营企业要围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生命科学和大健康产业、生态农业、高科技新兴产业、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前瞻引领、抢先布局,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赛道。要加码“新基建”,瞄准“新业态”,从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找寻机会,精准匹配,加速“上线”“上云”。

四是实施并购重组“再生工程”。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市场手段盘活存量资源,围绕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食品饮料、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并购、重组、合伙人制度等方式,加强市场、技术、人才的有效整合,不断塑造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行业集中度。

五是实施混合改革“聚能工程”。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与国有企业合作,拓宽业务领域,形成整体合力。在混改领域上,加大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与国企的合作。

六是实施融合发展“共赢工程”。要推动集聚延伸,抢抓疫情期间欧美部分产业停摆、经济衰退、全球产业链加快重构的机会,加快引资补链、引才助链,打造一批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集群。(记者 刘泰山)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